白日总觉时间过得飞快,夜里头才发觉夜色漫长。昼短夜长,黄丫头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身上穿着酱色的裙子,那一身黄衣裳此番就晾在院里头。
院里头有些凉了,那酱色衣裳穿久了,便生出些大酱的味道,说不出的酸臭难闻,又有些豆腥味,又像是捂坏了的大酱。
院里头没有点灯,唯有月光照在身上,门前的台阶有些凉,她身子便有些冷了。
自打那桩事情之后,她的身子就有些坏了,逢着阴天下雨天,骨头缝里头就跟见了风一样,阴恻恻的泛着酸疼。
这夜色漫长,酉时过半,天色就黑透了。酉时,又名日落,日沉。
日落之时,阳气渐消,阴气逐重,若有灯笼,倒还好些,熄了灯笼,瞧不见的墙角旮旯便透着股子阴森的气息。
黄丫头不声不响的坐着,凑巧刘婆子起夜,冷不丁的被黄丫头吓了一跳,于是张口就骂,“你这死丫头,黑天半夜坐在门口,莫不是有病不成。”
“奴婢睡不着。”黄丫头的声音冷得似夜。
“你睡不着,便要出来吓人,你不知人吓人吓死人!今日你吓到了老奴倒还好说,若是吓坏了惹不起的人,那你等着倒霉罢。”刘婆子口中不解气的骂道:“瞧你这倒霉的模样,镇日里跟死了亲爹一样,真真是个现世的扫把星。”
“对不住了……”黄丫头像是不愿意说话。偏巧刘婆子被黄丫头惊了瞌睡,骂了几句只觉得不解气,于是又絮絮叨叨喝骂了起来,“我看你这是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喝口水都塞牙缝,放屁都砸脚后跟。”
“老奴跟你住一个院子心里头都觉得害怕,就怕沾上了你这霉运!”刘婆子立在院中,看着月光底下的黄丫头,但见黄丫头一身酱色衣裳,微微垂着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黄丫头越是这样,她便越是忍不住想要狠狠的骂她一通。
黄丫头低头看着绣鞋上的月光,月光清冷,绣鞋瞧起来映着清辉,她也不抬头,只盯着绣鞋发呆。
刘婆子喝骂了一通,结果就跟拳头打在了棉花堆里一样,手上失了重,心里头愈发烦闷。她瞧见黄丫头不吭声,立时的便上了手,只伸手去拧黄丫头的胳膊,“你这死丫头莫不是聋了不成!你倒是说话啊!还是说谁拿着针线缝上了你的嘴巴!”
黄丫头身子抖了抖,似是冷的,声音也带着些微的颤抖,“奴婢方才已经道过不是了……刘婆子你还要如何……”
“你倒还委屈上了!”刘婆子扯开了嗓子,“不要脸的东西!大半夜的不睡觉,专坐在楼梯上想男人呢!这镇日里人来人往的,奴婢都觉得没脸!”
“这白日里人来人往,入了夜,屋里头也跟开了庙会一般,又是叫嚷又是笑的,也不怕旁人听见了!”
刘婆子嗓门高,趁着夜色沉静,她这声音就穿过夜色,在院落里头传开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也有闲话,家长里短,红杏出墙,男盗女娼,本就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东城西城,但凡谁家的红杏出了墙,谁家的男人养了外室,或是谁家的小娘子大了肚子,谁家的小郎君成了断袖,这一处便转眼间就会成那是非之地。
东家的婆子西家的妇人,或是站在墙根儿底下,或是聚在后巷,面上眉飞色舞,口中窃窃私语,只把这一桩事情翻来覆去的说。或是先前没有提起一句话,此番说起来,便引得婆娘们隐晦的笑起来。
张媒婆起夜的时候,听到院墙外头有人低声说话,心底里有了猜测,于是便凑过去听。
这一处青砖垒成的院墙,夜里头摸起来凉丝丝的,像是冰在井水里的西瓜,捞出来的时候,西瓜皮上蒙着一层凉丝丝的水气。张媒婆站在院墙底下,只把耳朵凑了过去,果然便听到了王嫂子的声音。
“奴家早就瞧出绿珠丫头不对劲了……虽说是该成亲的姑娘家要窝在家里头绣嫁妆,但隔上十天半月的也能出上一趟门。奴家倒没有瞧见谁家的姑娘跟绿珠一样,成月成月的便是连大门也不出的。”
“这桩事情咱们也是听说,倒是没有亲眼瞧见过……”接话的妇人,平素最爱说长道短,便是谁家杀了一只鸡,她也要出来说个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