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青春都市>宋时明月 > 第3206章 专门数钱的官
    赵兴这次出城没有直奔相国寺码头,他从南熏门出来后直接向颍州进。

    颍州那里有苏辙的长子苏迟、次子苏适,这两个人自父亲贬谪后便去颍州定居,颍州有苏轼当太守时留下的三百亩地,两家打算靠这三百亩地度日。而苏辙的三儿子苏逊则陪同苏辙南下,去了贬谪地。

    颍州是华夏文明的源地,从汉代开始那里就是中国的大粮仓,也是华夏文明的人才培养地,由于开过早,那里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少数世家手里,某些世家手中的地契甚至可以上朔到两千年前。在这样的地方,拥有三百亩土地简直是在贫困县上挣扎的平民百姓,若是再失去了官场上的支持,那处境更不堪设想。

    赵兴这次去就是给苏迟两兄弟撑腰的,虽然他提前打走了一些人,但随行的依然有整整一百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出了京兆,赵兴命令士兵披甲,一水的银亮板甲披在身上,每人都有至少一匹雄峻的大宛马,这样的队伍走在大路上,想不引起别人的侧目都难。

    这支队伍进入颍州的时候,地方官已经闻讯赶来,此时苏轼苏辙的门生几乎都遭到了贬谪,蜀党除了赵兴与吕陶,其余的都如过街老鼠,只想躲藏起来,没想到赵兴还敢大张旗鼓,亮明车驾大摇大摆的赶来探望苏辙的两个儿子。

    赵兴开门见山,将来意解释清楚后,倨傲回答:“颍州大荒时。家师曾在这里赈灾放粮。活民无数,想必颍州百姓会给家师留点面子。这次我来颍州,一是探望一下苏氏兄弟,另外是来还钱的。家师与苏三丈在我那里有点投资,如今他们贬入岭海,子孙们被剥脱恩荫,恰好这笔钱用上,还要府宗大人做主,帮我在颍州购置两份田地……”

    府宗大人考虑片刻,终于点头同意:“按说现在地局势……下官原本不该出头地。但赵大人为了照顾老师。不惜自贬岭南,此等义举传颂天下。下官何必枉作人。府衙里有几个案子,恰好涉及到一批田地宅院需要官卖:计有城内好房七座、城外良田四千余亩。其中连片的大块田地有两处。一处田地为中田,一千一百二十三亩;另一块田地稍,有七百亩,亦为中田。上等田地有几块,但亩数均。赵大人可以先看看……”

    赵兴先问那些田地:“颍州良田作价几何?”

    地方官低头跟自己的书记交换了眼色,书记伸出三个指头,使了个眼色,颍州知州马上回答:“上田三贯一亩……”

    “这个价格不对——”赵兴打断对方的话,插嘴说:“我家几位夫人都经商,本官做过安抚使,大约知道田亩的价格。你们的价格报低了……这样吧。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本官不是来欺压良善的,若压低价格购买。恐怕御史弹劾上去,反而害了你们这些地方官。

    这样吧,本官出个高价,那两块中田我全要了,再要一块颍水边的上田,亩数大无所谓,中田每亩本官出十五贯,上田加倍,按三十贯算。售卖田地的人,你们将土地款全额给了人家。多余地钱,你们这些人经手,分一份好处,算做本官答谢你们的。以后还要请衙役们多多照顾,差役少派点,税钱少交点,本官在这里多谢了。”

    地方官听了赵兴地说法,眉头一跳,马上又插话说:“赵大人太客气了,这几起土地案都是官司争端,由官府卖的,全额实付对地主已经是个恩典,怎能再加倍给款呢……”

    赵兴淡然一笑:“你刚才也说了:现在地局势不好,我们做事要心,无非是花钱买个平安嘛,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把嘴守严了,御史那里就找不见作的理由了。”

    府宗还想再客气几句,赵兴的手下人已经当堂抬过开数只大木箱,他们打开箱子盖,盖子里金灿灿一片,全是做工精美的倭国冲压金币,金灿灿的,让大厅也辉煌了许多。

    掌书记先反应过来了,他连忙捧着黄册开始记录土地变更情况,几名书吏则开始书写土地转让契约,安排好了一切,掌书记捧着黄册凑近赵兴,又问:“赵大人,土地你买了,城里地房子……”

    赵兴一摆手:“你刚才说有七座大宅合适,我相信你的眼光,那七座大宅全部买下,该付多少钱你说一声,回头你让衙役领着我一个个交托宅院与土地。”

    有钱能使磨推鬼,赵兴两万多贯洒下去,衙役们办事效率很快,不一会各项契约准备好了,府宗大人还特地派出十名衙役全程陪护,协助赵兴办理交接事宜。由于苏氏兄弟是罪官家属,不适合召到县衙当场议事。赵兴在县衙办理完各项手续后,便让衙役领着去寻找这两位兄弟。

    两兄弟目前借宿于一座庙中,这座庙不是颍州香火最旺盛的庙,从庙门往里看一副破败的模样,似乎许久没有修缮了。庙祝听到有大官来这里的消息,急急的催促苏迟兄弟回避,以腾开地方,赵兴隔着墙听到庙里一片鸡飞狗跳,他黯然的摇摇头。

    谁能想到大文豪苏辙地子女竟然住到破庙里,还要被人驱赶。

    然而,赵兴不知道,苏迟兄弟有一座破庙栖身这还算是好地,苏门弟子中最悲惨的是张来,他遭到最残酷地迫害,租房子被人驱赶、住庙被人拆庙、最后不得不借宿于城头戎楼,然而即使处境如此窘迫,前来那座漏风漏雨的戎楼请教学问的学子仍络绎不绝……张来最后死在那座戎楼里。

    跟随的衙役们面对这种情况目光尴尬,万俟咏在旁边看赵兴地脸色不对。他抢先钻进庙。向庙祝解释赵兴是来拜访庙中客人地,顿时,庙中平静下来。苏迟兄弟赶到庙门口迎接赵兴,一见面,两兄弟嚎啕大哭。

    赵兴沉默了片刻,便招呼两兄弟起来:“你父亲苏三丈曾在我那里存了点钱,我在颍州给你们买了点田地和产业,回头我的人会来这里帮你们收拾一下家业,你们兄弟二人快点起来,我时间不多。咱需要把正事赶快办了。”

    赵兴接着转向那群衙役,询问:“颍州城那七座宅院。最大的一间在哪里,领我们去。”

    衙役们立刻动身。赵兴一挥手,他带来的那一百号人钻进了庙,不一会儿,每人搬点东西,苏迟两兄弟的财产都搬上了马车。两人被随从们搀上马,一路赶往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