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青春都市>宋时明月 > 第3241章 大宋“海军”的诞生
    第41章大宋“海军”的诞生

    是年三月,朝廷的新任命也下来了,名目上是南方不靖,两位官员原地连任。

    但实际上谁都知道,赵兴那方面给朝廷一个台阶,朝廷借着这个台阶顺势给了赵兴想要的,同时,朝廷官员也准备好了足够的空钱袋,等赵兴运来的东西装满那些袋。

    三月末,陈不群带领广南水军终于护卫着大宋商船驶过了狮城,进入印度洋海域。

    此举意味着“广东水师”正式成为“海军”。

    现代,海权理论认为:不进行跨洋护航的舰队只是“餐桌上的军舰”,或者“渠沟里水师”。只有进行了针对商船的跨洋护航行动,才能让舰队正式升级为“海军”。清末,中国舰队之所以只敢称“北洋水师”、“南洋水师”而不称“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就是因为他们不曾对民船有过护航行动。

    这次,陈不群的跨洋护航行动,使中国在宋代就正式拥有了“海军”。

    可惜,当世的人没有体会到广南水师突入印度洋护航的意义,他们只关心印度次大陆的商贸情况。而赵兴第一笔采购单也令他们笑掉大牙,因为赵兴的第一笔采购单是树苗,他向印度诸土王下了一笔六十万株酸角树苗的大单,要求土王在两年内交货。

    赵兴第一批采购的树苗装满了几艘大船,这艘大船因为载有树苗,不敢在当地停留,立即返回了,并带回了宋商打破阿拉伯商人的封锁,实现与天竺商人直接交易的希望。随后。码头上满载茶叶、丝绸、陶器等等货物的宋船纷纷扯起了帆,尾随着广南第二分舰队向印度奔跑。

    接下来是连续不断的返航宋船,这些宋船地桅杆一个挨一个,从广州湾一直铺到了天际尽头,如果这时有人从一个船头走到船尾,再跳上另一艘船,他可以脚不沾水的一直走到印度。

    返航的宋船带回了印度的黄金、著名的乌兹钢,印度的牲畜,以及巨量的粮食、翡翠、宝石、玳瑁、象牙、虎皮。还有整船整船的香料。那些耀眼的财富让广州港地海商红了眼,他们立刻组织起第三批船队,在广州第三分舰队的保护下快马加鞭奔向了印度。

    赵兴站在香港的岬角。送别最后一艘宋船后,乐地嘴都合不拢:“我看到了什么,满眼全是税收啊,出海的每船,货物有10归市舶司,这么多的船出去,广州今年的赋税一定增涨的难以想象……恩,打仗的钱有了。”

    万俟咏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兴奋的说:“大人原来就说,养一支海军护航最挣钱。我现在才知道:做什么投资都不如投资军舰。这一艘船出去,至少带回来三百料(一百五十吨)战利品。一年地军费也就有了。还能给我们增涨赋税。挣钱啊,这海军我们要多养几个,听说天竺过去是黑衣大食,黑衣大食过去就是邓御夫去的非洲大陆,那片土地跟我们脚下地大陆面积相仿,这么大的海洋,要多少军舰才能护地住。”

    赵兴笑呵呵的回答:“三年前三佛齐与驻辇国进行了一场规模海战,驻辇国出动大船只四千三百二十一艘,这只是驻辇国的一部分军力。当然。驻辇国的半数战船都是独木舟级一级的,我们用战船撞也能将他们碾碎。”

    帅范突然插嘴:“三年前。我记得三年前大人上任的时候,曾在海上待了一个多月,是不是那个时候大人目睹了那场海战---双方谁胜了?我记得大人这次制压南海,独独落下三佛齐。”

    赵兴摸着脑袋,笑的很憨厚,他回答:“谁都没胜,因为双方战斗的两天两夜,在打的精疲力竭地时候,麻逸海军参战了,它见谁都打,一战把双方地海军全部送进了海底。此后,三佛齐与驻辇国的争斗减弱了下来,因为双方都打不起了。”

    帅范翻了个白眼,嘴唇无声地蠕动了一下。赵兴没理会帅范的动作,他指着千帆竞渡的海面,对帅范说:“廉,我的学生已经把海路打通了,陆地要看你的了。”

    帅范掰着指头盘算:“雨季要到七月末(阴历)才能停止,等地面稍干下来,才能拖着大炮走,我现在手头只是一支单兵,你不是说可以从湄公河穿越整个真腊,突入大理国吗,陈不群开始行动了没有?”

    赵兴摇头:“我预计:穿越整个湄公河的航程需要一个月。所以我让他雨停后开始动身,约定的日是七月二十号。你需要计算自己的行程,争取在八月二号之前抵达善阐府。”

    四月初,荆湖北路转运使谢麟发信给赵兴,这位原先的泾源路经略使用自己人的口气向赵兴抱怨,由于最近气候变迁,导致泾源路一带农业收成急剧下降,甚至商业也深受影响,在连年的灾害下,荆湖北路流民越来越多,而官府既没有钱也没有兵力弹压,眼看着民情汹汹,地方官员却一味的依据新法压榨百姓……

    谢麟在信末尾,忧虑的指出:难道大宋的气运就要终结了,难道荆湖北路又要爆发民变?难道……?

    同月,广东省内的道路正式修缮完成,与此同时,广东至广西的跨境公路也修筑完善,赵兴接到谢麟的信时,正在筹划公布广东五年发展计划。

    “谢麟终究是拉不下面”,万俟咏看完谢麟的信,轻笑着解释:“我听说这位官学大家在荆湖北路,以蓝田乡约治理民政,与乡老时不时的举行乡饮酒礼,使荆湖北路民风敦厚,颇得士民爱戴。大人,他这封信是有求于大人。却不好开口,只好婉转诉苦。”

    赵兴摸着脑袋,使劲回忆,他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这段时间,荆湖北路一带确实发生了大规模的流民暴乱,这些流民像蝗虫一样将荆湖北路的庄稼横扫一空,用杀戮和抢劫报复了这个社会。似乎,这场暴乱还是大宋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主要以抢劫农民为主地“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