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青春都市>宋时明月 > 第3284章 有嘴说不清
    第八4章有嘴说不清

    “不能撤”,赵兴拔刀虚空劈了一下:“双方现在已经顶上了,我们决不能当先撤退。顶下去,谁先后撤谁气软,两强相遇勇者胜!”

    帅范望了望身后,苦笑一下提醒:“大人,我们可是以孤军面对整个大辽----你看,整个南岸都在观望,朝廷不可能增援我们,而辽人的增援则源源不断,我们身在北岸只能孤单战斗……况且,我们打胜了又能怎样?朝廷不怪罪吗?至于败了,还好,大不了你我身死此处,死后万事休,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赵兴安慰:“这次,我们收获已经远超预料----澶渊之盟9年了,从那以后,我大宋士兵何尝与辽兵对阵野外,如今我们在野战中堂堂正正打了一仗,面对八千骑兵,三千步兵只损失了一百多人,便从骑兵面前安全撤退下来----仅仅这个战果,足已让辽人刮目相看了。

    可这还不够,现在,我们需要给辽人一个大胆寒----唯有这样才能让我有十年时间,我现在不缺皇帝信任,不缺金钱不缺技术,唯独缺少时间!今日,我们必须给自己争取十年时间,哪怕死在此处,也要寸步不让!”

    赵兴说要给辽人一个大“胆寒”,对面的辽人确实在吃惊。虽然大宋军队的火力并不密,但在排枪齐射下,所有进入射程的辽兵都像撞上一到铁幕,这种武器的威力超越了辽人地世界观。颠覆了他们对弩弓弓箭的认知。

    然而,辽人的战术素养也让赵兴大大吃惊----只数次试探后,辽人就摸清了火枪射程,他们只停在射程外挑衅。赵兴的秘密武器----三百新式火枪突然发作。大意之下,辽兵这次地损失比哪一次都大。但这三百神枪手一轮齐射,只造成了0的伤亡率。仅不足百人倒在宋军的枪口之下。

    “火炮,从船上调火炮了。我需要更多地火炮”,赵兴举着望远镜,头也不回下令。

    帅范转身冲士兵下令,稍后,他又提醒:“大人。身后这道河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水路畅通。我们地补给就会源源不断……但,现在是初冬了,黄河就要结冰!”

    “我知道!”赵兴唤过几名士兵,吩咐布阵,稍作停顿,他回答:“我已经吩咐耽罗水军运载冰上战车(狗拉爬犁)过来,倭国关东武士团会调来00武士,赶得及这场战斗!”

    赵兴印象中,他最佩服倭人的是他们的耐冻能力,身穿襦裙的倭人光着腿赶在雪地奔跑。且他们从没有船“足衣(袜子)”保暖腿部的意识。故此,他打算利用倭人地这一特色。在冰面上组织一支爬犁队,保证补给畅通。

    对面,被新式火枪吓一跳的辽兵稍稍后撤后,赵兴营寨现有地几门火炮响了。这些火炮射头虽然不准,但它带着远远超乎辽兵想象的射程与巨大的威力,将辽军的阵列砸出几个大活口,一惊再惊的辽人再退,最终退到一里开外,才重新扎住阵脚。

    “坚定!”赵兴赞叹:“这股辽兵出人意料的坚定,如此恐怖打击都不混乱……若辽国士兵都是这样,我们麻烦了!”

    帅范皱着脸,嘀咕:“麻烦的不止这些----大人,我等与辽人相持,虽然大人动用的都是家丁,可倭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令倭人助战,即使朝中大臣不言,我怕,他们用起来也不放

    “没问题,为我大宋而战,是倭人难得的荣耀,他们会把此事写入家谱世代传扬,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绝不敢出纰漏。况且倭人武士的单兵战斗力很强,冰上不能容纳太多人,用这些作战凶狠,喜欢死战不退、责任感极强地倭人来保障补给,比把补给线交给顺保寨更令人放

    帅范稍一犹豫,承认:“这倒是,顺保寨毕竟要受朝廷牵制,朝廷党争酷烈,万一有人捣鬼,下令给顺保寨,恐怕……”

    此际,辽军继续撤退,直退到二里地外。如此一来,他们也就让出了河岸北高坡。

    河岸北高坡原来是堤坝地残存物。由于河水干枯,露出了很深的河床,原先地堤坝就成了高地,而赵兴现在的临时登陆点,实际上是原先的河床。

    “占领高坡!”赵兴下令。

    “后路不能断!”帅范补充:“辽人兵多,且都是骑兵,放弃现在的营地,我怕辽人会切断我们与河中的联系----我带人去高坡,构筑炮兵阵地,大人坐镇此地,呼应坡上。”

    赵兴稍稍考虑,郑重叮咛:“好,你保重……给自己留几发炮弹,万一辽兵围得紧,你还可以轰开一条血路,杀回这里……大炮不可惜,新枪不可惜,我们可以更新换代,所以,必要时,舍弃一切,只要人回来就行。”

    帅范点头:“多谢大人关心,我这就动身,大人,我的后路全靠你了!”

    说罢,帅范带领三门炮,六个都、约三百人的队伍登上北高坡,重新构筑前进营地。

    这三百人的队伍出现在堤岸高处,辽人虽然愤愤不平,但见识过宋军密如暴雨的打击后,他们停留在射程之外,静静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