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灵异科幻>乘龙佳婿 > 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
    有了父亲秦国公张川支援的那一大笔钱作为启动资金,张琛确实是玩出了莫大的花样。

    之前阿六是没跟着他一块去邢台,但秦国公府的家将们,却是护着赵四和罗小小这一对铁匠和木工的组合,安然抵达了邢台,然后这两个带头人领着张琛招募的那些匠人,只用十天时间改装出了十台新式织机,之前招来却一直吃闲饭的几个织工就开工了。

    接着,张琛一面把自己囤积了好几个仓库的棉花“高价卖给”张武和张陆,把自己借出去的钱重新收回来,然后,他又派人暗中接了张武和张陆工坊里纺出的棉纱,以及两人收购来的那些棉纱,拿去自己的那家织坊织布,然后再将织好的棉布卖给早有联系的一家布行。

    随着这样的良性循环,那座秘密织坊的织机越来越多,棉纱也越来越多,自然是产量越来越大,以至于在旁人没注意到的时候,市面上棉布的价格应声回落了一成。

    然后,张琛再将卖布所得的钱通过福隆钱庄,用钱票的形式拿去反哺张武和张陆……

    这就犹如典型的左手往右手丢乒乓球,右手再把乒乓球丢地上,左手接过地上反弹过来的乒乓球再丢右手……如此循环往复的交易,他玩得简直是兴高采烈,卖棉花的价钱也一抬再抬,最后因为郑员外等人也开始试探性出货,他方才立刻下调了棉花价格。

    最后,他的价格就在四倍棉价上持续稳定住了。至于郑员外等人,试探性地放出一部分棉花之后,却被他突然跌价坑了一把之后,计算出“王深”手中棉花存量业已不多的他们,立刻就收了手。

    没人打算和有二皇子当后台,且行事简单粗暴胆大妄为的“王深”打擂台。大多数人都打算等到“王深”手中存货告罄之后,再好好抬价,从张武和张陆背后的秦国公府手中狠狠赚一票。当然,为此郑员外等人甚至准备好了非常完美的障眼法,并不打算露出真身。

    至于张琛,当听说邢台郑员外之类的大户纷纷高价去沧州收购棉花,一时仓库满溢,甚至还有人派了信使去江南联系船运棉花时,乐不可支的他重重赏了父亲给他的那几个护卫,尤其是那个常常给他出主意的。

    然而,他固然是演戏演到兴高采烈,却苦了沧州的大皇子和那些大户。尽管在得知张武张陆的“败家子”行为之后,他们也慌忙开始囤积棉花,但生意场上,落后一步就意味着要挨打……不,挨饿。这对于刚刚尝到获利甜头的大皇子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

    在新棉尚未收获,缺乏原料无法开工的情况下,他们在拼命囤积棉花,打算卖给一面收棉花,一面拼命扩张工坊规模的张武和张陆,至于自己的工坊,则是停业停工。

    而停工的结果,便是解雇工人。解雇工人的结果,便是一大堆失业的贫民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直接围住了沧州的那座行宫——和张武张陆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身份相比,大皇子身为天潢贵胄,自然是有资格住行宫的,这也算是皇帝给他这个儿子的唯一优待。

    “如今,那座当年巡幸天下的太祖皇帝下令修建,朕之前的那些皇帝多半没怎么住过的行宫,已经被数百贫民团闯了进去。有的是纺工,有的是家属,只有一点点驻军的沧州官衙固然派出差役和弓兵去驱赶,但竟是被愤怒的人们打得头破血流,大皇子也被人挟持了。”

    当这样的消息经皇帝之口说出来的时候,张寿也维持不住轻松的表情了。他沉默了一阵子,随即沉声说道:“臣不是想推卸责任,但初衷只是想让张武和张陆利用张琛那笔钱的支持造一波声势,而张琛又通过棉布回流资金,着实没想到风波居然会从邢台蔓延到沧州。”

    “真的没想到?”皇帝呵呵一笑,见张寿气定神闲地坦然和自己对视,并没有一分一毫的心虚,他想到自己那简直可以说是彼此比烂的长子和次子,忍不住再次叹了一口气。

    “朕还好没有把老大派去江南,沧州这边他就已经闹得这幅田地,真要是去了江南,他也许能把整个东南都被逼反了!还有那群鼠目寸光,贪得无厌的家伙,他们已经得了这么多好处,居然就不能少许收敛一点,给别人一条活路?”

    “商人逐利,自古如此。”

    张寿顿了一顿,随即突然直截了当地说,“而皇上说贪得无厌,其实东汉豪门世家兼并田土,民不聊生时,难道就真的没想过蚁民被逼到了极致的后果?那么多读圣贤书的高士,会个个都忽略了这些?说到底,是不愿意去看的就视而不见,不愿意去听的就充耳不闻。”

    “只要觉得,民生如何,与我何关,自然就能心安理得。更何况,从小就长在深宅大院,颐指气使惯了,只要想着我所得一切又非偷窃,又非盗取,来得堂堂正正,就会觉得那些蚁民应该老老实实,我给你一点好处,你就应该感激涕零,我不给你,你就不能闹腾。”

    “可他们何尝想过,自家下人,都尚且能因为蝇头小利而阳奉阴违,更何况那些一切都为了生存的平民?一个人触犯了他们,他们可以用各种手段轻轻松松将人铲除,可十个八个,百八十个,千八百个呢?万民洪流一成,就如同滔滔大势,什么阻碍都能碾压过去。”

    其实,张寿更想用人道洪流四个字,奈何这四个字合在一起,实在太仙侠……

    这最后一句话,皇帝听得悚然动容。因为,这种在后世司空见惯的句式,在如今确实具有莫大的冲击力。尤其想到沧州那边行宫的情景,他自然不得不考虑更糟糕的后果。

    “照你的意思,朕应该重重惩处那些贪得无厌之辈?”

    “不,臣不是这个意思。”张寿摇了摇头,镇定自若地说,“民间常说,破家县令,灭门令尹,更何况朝廷?如果是朝廷出手,不要说个把商人大户,就是几十上百个,也能轻松拿下。但皇上并不愿意这么做,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