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外人可以评价,却没法出主意。

    毕竟,王正国和王正军是亲兄弟,而他们只是外人。

    听了王正国的话,徐大爷微微一笑,“方法有很多种,就是不知道你愿意选择哪一种。要么,你釜底抽薪,要么,你置之不理。”

    王正国叹了口气,之前请教陆父,陆父刚开始也是这么说。

    “我要是狠心哪,真想来个釜底抽薪,让他们一家子顶着罪名回来务农。可回来又怎样?他们在城里住惯了,肯定不愿意干农活挣工分。他们在城里,不管混得怎么样,都会摆着一副风光无限的表象,咱们眼不见为净,他们回来碍眼的时候也少。要真在眼前啊,我和老二老三这几家可别想过一天安生日子了。我这个兄弟啊,睚眦必报,自私自利,极度的自卑形成了极度的自傲,我最怕他们打破咱们生产大队的平静,让咱们的日子不再清净。”

    王楼大队一共有十二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的人家从十五户到二十户不等,光陆家就占了差不多二十户,有的分在了他们第七生产队,有的分在其他生产队,建国时,其中一部分日子过得艰难,划归中农和下农,可也极有一部分也就是一户是富农。

    因为陆家祖上的原因,所以富农的成分已经不算好了。

    陆父是地主,成分就更差了,是劳动改造的对象,年年都还得写检查表明自己的忏悔之意交到上面,这两年借着儿子儿媳的光,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因自己管得严,不让老百姓胡乱批斗人,他和几个孙子才过上安生日子。

    王正军要是回来了,不肯屈居他人之下,一定会打自己这个支书兼大队长的主意。

    他要是主管王楼大队的事务,得,谁都别想过上好日子,陆家尤其得倒霉,在王正军眼里,陆家就是王楼大队的一颗巨大的毒瘤,应该尽早铲除,自己以前就察觉到幺弟对陆家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敌意和恨意。

    不,应该说是嫉妒。

    自恃才干双全,偏偏生于佃农之家,而陆家人不比他强,却生活得比他好。

    所以王正国才会在建国后立刻找机会把王正军送出王楼大队。

    论感情,论人品,老二老三强过老幺百倍,他们出息后绝对不会恩将仇报,可王正国为了保证王楼大队的清净日子,把王正军送进了城,留下了其他的弟妹。

    所幸,这些年王楼大队收成不错,大跃进大炼钢时代,他听陆父的话没有盲目跟风,虽然办起了集体食堂,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任由王楼大队的老百姓敞开肚皮吃喝,再加上之前的储备粮,才让王楼大队平安地度过三年饥荒。

    没饿死人,所以他才服众,令行禁止。

    王正国沉痛地道“前儿去公社开会,公社的干部之前去了县里开会,回来又给我们开会,说,咱们县,就这三年,就这三年,人口从三万多人锐减到了两万人,目前乃至于以后粮食仍是重中之重。”

    。。。人口锐减是有原型的,一个县,那三年,由三万多人口锐减到一万多人,什么概念?饿死三分之二,所以灾荒年代黑市粮价才会那么高,有价无市,有钱买不到,有的地方山药干或者红薯干就是六块钱一斤,六块钱,这还是粗粮!所以别说我前头写的物价不符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