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哥儿的洗儿会刚过,齐老二就跟着齐三郎去了庄子上。
这次齐三郎过来,从姜员外的果园里拉过来几十颗桃树苗子。
齐三郎是齐老二教出来的,他有多少斤两没有人有齐老二清楚。
齐老二不放心齐三郎,他要亲自过去寻个地方把桃树苗种下,顺便再砍掉一些长得不太好的桃树。
这次齐三郎带了杏儿过来,赵氏再也不用担心齐老二在那边的吃饭问题,安安心心地在家带孙子。
齐老二、齐三郎去了庄子上,没有过半个月,庄子上的庄头便向齐家提出辞行。
这庄头原本就是庄子的上一任主人留下来的,当时想着庄子没有人打理才留下他。
有些人是强留不得,庄头提出辞行,苏桃想着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便欣然同意了。
杏儿跟齐三郎原本就住在庄头家的隔壁,庄头家要搬走的时候,杏儿还热心地过去帮了忙。
原庄头走了,苏桃这边让喜子给齐三郎捎了个话,以后齐三郎就是桃源庄的庄头了,岁银五十两。
天气还没有转暖,庄子那边便齐老二跟齐三郎便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
苏家这边苏虎还要读书,苏青山一边忙着参加岁节后布行会的酒局,茶局,一边还要给苏虎找书塾。
苏家杏林巷的宅子倒是离国子监很近,可是国子监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苏虎进不了国子监,只能先进个好点儿的书塾去读书,等他考了童生之后,再找个好点儿的书院。
苏青山来京城的时间短,且那几个月也都是一直围着布行打转,他也不知道哪家书塾好。
他也问过布行会里刚认识的同行,他们大多是找个夫子来家中教。或者跟哪家关系亲近,就把孩子送去亲近之人家中的私塾去学。
为了虎子读书的事,苏青山罕见地焦虑了,酒都没有吃完他就推说头疼,提前告辞了。
苏青山出了酒楼,看了一眼头顶偏斜的太阳,金灿灿地耀得人睁不开眼,好似这繁华的京城。
眼看着快到三月了,布行里采买布料的也多了,冯氏来了京城也没有怎么添置衣裳。
京城中小富之家的女眷也都绫罗遍身,这么想着他便准备回布行买两匹布回去。
苏青山一出来,顺子就赶了驴车过来。
而后,顺子便在苏青山的吩咐下驾车回了锦昌布行,拿了两匹妇人间正时兴的好布料子,放上驴车回了杏林巷。
顺子在门口拴好驴,怀里抱着两匹布,跟在苏青山身后进了家门。
一进家门,苏青山脸上的郁气便消失殆尽,他噙着一抹浅笑,大踏步往正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