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这种凶险的气氛就变得越来越浓厚。因为越到后面,一个进球可以挽回的余地就越小。
这时候如果哪边进一个球的话,很大概率就能获得最后的冠军,所以场上虽然不见硝烟,但实际上却比真实的战场更令人紧张。
弗格森手上拽着两张牌,但迟迟不敢打出去。这个时候加强进攻说说是容易,但却是要承担被对手打反击的风险。
像刚才的两次攻防,就差一点改变了比赛的结果,到了这个时候,本身实力占优的弗格森并不想跟穆里尼奥搏命。
穆里尼奥的想法也很简单,最后一个换人名额我就是不用,等到加时赛的时候再来看。最好比赛能被拖到点球大战,这样就可以将双方的实力差减少到最低。
在两人这样的思路下,场上的局势也越来越平淡,大家都投鼠忌器,小心翼翼,生怕犯了一点点错误给对方抓住。
看起来,比赛真的很有可能会进入加时赛。
看台上已经有少部分的球迷发出了嘘声,对两边这种不思进取的做法表达了不满。
但实际上,两边都没有放弃尝试,小心的概念只是在于将进攻人数减少,并不意味着不攻。
两支球队都派出了小股的部队来进行骚扰,对抗对面的防守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两边的进攻质量优劣就高低立现。
这种小规模的骚扰,要说什么配合就假了点,基本上靠的还是个人的能力。而要论个人能力的话,曼联这边的董卓一个人就可以抵得上国际米兰的一条锋线。
董卓个人也很喜欢这种踢法,很久没有这种可以任由自己一个人在前面肆意盘带的机会了,何况还是在欧冠决赛这种重要场合。
董卓这样一个人就让国际米兰的防线特别难受。
不防肯定是不行的,董卓单枪匹马挑了一支球队的战例赫然在目,谁也不敢对他单兵作战能力掉以轻心。
但防守中又要特别注意不能在敏感位置犯规,否则董卓的任意球肯定会好好地教他们做人。
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那还真跟走钢丝没有什么区别。
在相对无聊的比赛进程中,董卓倒是那一抹不太多见的亮色。在国际米兰的半场,他将自己所会的各种招式都使了出来,让众位看官看得是眼花缭乱。
而且董卓还有个特殊的本领在于,哪怕是突破没有成功,他也不会轻易丢球。这更是让曼联的后防稳得一匹,至少在体力上可以节省不少。
至于你说董卓体力问题?那都不在考虑之列的,这货就从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让弗格森困扰过,他也不担心董卓到了加时赛会不会能量不足。
倒是穆里尼奥有点担心他的后防线了,再这么弄下去,防守董卓的那几个人估计肯定会有坚持不完加时赛的。
所以还有一个换人名额的穆里尼奥让马特拉齐起来热身了,他要让马特拉齐随时做好上场替换某位不行了的后防球员的准备。
已经快要37岁“高龄”的马特拉齐也很兴奋,在场边蹦蹦跳跳。这个年龄还能代表国际米兰在欧冠决赛亮相,这让他感到很意外,特别是在球队已经换掉一名后卫的情况下。
这名大器晚成的中后卫一直到28岁才获得了代表国家队出场的机会,谁也没想到在这之后他能随着意大利队获得2006年的世界杯。
哦,要说他随着意大利队拿世界杯可能不太公平,因为事实上那座世界杯能来到意大利,马特拉齐绝对是要记头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