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历史穿越>圣仙王途 > 第二章 立心道业(上)
    “嗯,不错,确实是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可是武道不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武道则是损不足而奉有余。”

    “不会因为道不同就互相猜忌,给穿小鞋吧?”吕杨看来武道和圣道真的是犯冲,不过没有必要不能相安无事吧?

    “殷墟皇朝就是因为武道昌盛,所以侠以武犯禁的事屡禁不止,最终这股力量动摇了国本,推翻了整个皇朝,若不是圣祖出世结束乱世,也不会有今天的太平,所以大匡皇朝的读书人自然是看不起武人的,你没看到现在的读书人都是只修圣道不修武道吗?”

    吕杨点点头,这个他自然明白,大匡皇朝独尊圣道,真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习武之人的地位甚至比工匠还不如!

    在大匡皇朝,读书人高高在上,是上层阶级,其他则是下层阶级,等级之间,立有各种森严的律条和规矩。

    “所以我不传你武道,而是让你去学圣道,说一说吧,今天有收获吗?”吕开泰点起旱烟,吸了一口悠然询问。

    “有,今天私塾的先生传了所有的存神冥思之法,我感觉用这个法门确实可以照见心光,开启智慧,凝聚文气,可以进入立心道业!”

    “嗯,这样就好,皇朝虽然阶级森严,但是还是有规定,凡是达到立心道业的人不论出身都可以破格录为学生,进入各大书院修行圣道,只要成为学生,那就是圣道弟子和圣人门徒,从此高人一等了……”吕开泰看着吕杨,眼眸中带着颇多的期许。

    “真是世俗的风气不可取呀!”吕杨不以为然,摇头,不过也无可奈何,现在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不良风气”都是前朝和今朝各种思潮碰撞以后引发的问题,个人的意志太小,根本无意改变潮流。

    “所以,你还是听爹的,为咱家争一口气!”吕开泰拍拍儿子的肩膀。

    “放心吧,身为吕家子,怎么着也给咱老吕家出一位秀才光宗耀祖不是?”吕杨笑着,他两世为人,这些年又一直韬光养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领悟心光,晋级立心道业第一重,现在好了,他已经迈入了这一重道业,往后势必一飞冲天,无人可挡。

    “呵呵,兔崽子,能这么想就好,也不枉你爹我的一番苦心!”吕开泰喜笑颜开,转身出门,然后轻手将门掩好。

    吕杨看到父亲离开,伸手在桌子上铺开笔墨纸砚,然后深吸一口气,存神冥思。

    “至小无内谓之小!”

    吕杨在宣纸上书写一个“小”字,一缕淡淡的乳白色文气附在笔墨上,一瞬间渗透入笔迹,好一会儿,黑色的文字上淡淡的光芒隐息,再也找不到踪迹,不过还遗留下一分隽永绵长的意念和气息,将这一个“小”字的真义隐隐约约表达出来。

    心思玲珑剔透者若是看到这个“小”字,自然能够悟道其中三昧,而蠢笨如牛者,观看这个字,也能隐隐约约感其意味。

    这文字,因为含有隽永之气,已经达到圣道九品文字中的最低品——隽文的层次,蕴含有最普遍的文意,不过还没有深刻到锦绣和通灵的程度,所以还达不到锦文和灵文的层次。

    “哈哈,自己果然是天才啊……凝聚心光,文气自生,这文气可是隽永之气,乃是圣道立心道业的第一重!”吕杨大为兴奋,自己现在可算是读书人了。

    按照吕杨的了解,立心道业有三重,第一重出隽永之气,第二重出锦绣之气,第三重出浩然正气。

    三重圆满,方可立言。

    吕杨心情大好,又仔细在纸张上写了数百个“大”字和“小”字,一边写一边琢磨其中的真意,不知不觉到了正午。

    “我儿,吃饭了……”屋外传来母亲的声音。吕杨转头看看窗外,微微一惊,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失声道:“糟糕,已经正午了,《先天五太书》今天还没有诵读三遍!”

    吕杨连忙拿起桌上的一本黄皮书,翻开第一页张口诵读起来,“太易者无名,无形无状,无象无光,无边无际,恢漠太虚,混成如一,寂兮寥兮,是时,太初分焉,见气未见形……”

    咯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