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文人雅客聚集于此,为的就是凑这个热闹,对于文坛而言,眼前这档子事那绝对是可以在史书上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大事。
在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张真衣着光鲜地走了出来,他站在亭内,身旁就是那块让人心中向往的圣碑。
“大家稍安勿躁,今天我将黄山亭碑刻重新屹立于此,是希望重振文坛气象,方便你我有志之士共勉,也能让后世感受到圣人的气息。”
张真此话一出,立刻就受到了如潮般的欢呼声。
“不过嘛...鉴于你们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我这重建的望江亭,也无法同时容纳这么多人上前参观,所以我深思熟虑之后,想到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子。”
大家听到这里,马上急不可待地催促张真,快快说出究竟是什么法子。
这时,小安子搬出来一只长颈玉壶放在亭前,同时拿出几支羽箭放在一旁。
张真介绍说:“我的法子很简单,今天在场希望一睹圣人笔墨风采的朋友们,可以花一两银子上前一试,如果十步之外用箭枝射中玉壶,他便可以上前参观,如果不幸没有命中,那就只能再来一次,又或者抱憾而归。”
得知规则之后,有不少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争先恐后地表示要教银子,打算大展拳脚。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机会难能可贵,一两银子实在不算多。
于是一时间报名参与的人极为踊跃,小安子在现场努力维持秩序,分先后让大家排队尝试。
最开始几个人都没能命中目标,有人双手抱头十分痛苦,有人二话不说,直接掏出银子继续去末尾排队,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动。
在看到接连有人失利,而无一人成功的情况后。
一名书生质疑道:“这不对啊,我看压根就行不通,没有人能做到将箭枝准确无误地投进玉壶。”
张真微微一笑,命小安子拿来箭枝,自己迈步走到了规定的距离外。
“放心吧,我都试过了,十步距离绝不是难事,只要平心静气,便能一蹴而就。”
话音未落,箭枝应声中的。
张真亲自演示了一遍,让大家再次重燃信心,既然张真可以,没道理自己不行,于是这下子报名的人就更多了。
“公子,您这主意真厉害,咱们没一会儿功夫,就收到了几百银子啊!”
小安子兴高采烈地说道。
然而在一切都按计划顺利进展的时候,张真忽然觉得背后像是有什么东西存在,让自己感觉到强烈的寒意。
“张真,你到底在干什么?”
“圣人的遗物岂容你在这里哗众取众,谋取私利!”
张真一回头,果然又是李如霜站在自己眼前,两人昨天的事还没完,今天又添新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