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人也都会按照他的意思来办。
媒婆们来的次数多,被拒绝多了,难免心里不服,出去说几句酸话,无非是秦家现在出息了,看不起乡下人之类的。
可青牛村的人都长眼了,他们对县案首的含义稀里糊涂的,只知道秦家出了秀才老爷,他们见过地主老爷,自然而然把秦木桥也看做地主了。
往田里一看,秦家人老少爷们齐出动,该挖地挖地,该灌水灌水,就连那县案首,也没耽搁下田干活啊!
秦石头借着通过县试的功夫在家待了七八天,眼看着进入阳春三月,四月份还要考府试。
他虽然稳能通过府试,可也照样要去考。
在家歇不过两天,他就恢复原样,早起读书练字,给弟弟们开蒙,喂鸡喂鸭拾柴火,还下田帮着赶驴犁地。
这一日,刚吃过晚饭没多久,外头红霞满天,村里的赵大根带着小孙子福旺找上门来。
秦木桥一开始还以为赵大根是来串门的,搬出长凳招呼他们坐下,又问道:“福旺,吃了没?”
赵草儿正在收拾碗筷,见簸箕里还有半块饼子,招手叫福旺来。
福旺跑过去接过饼,又跑回阿爷身边吃起来。
福旺是村里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他娘生他时难产,走了,他爹大冬天服徭役染上风寒,病了几个月,也走了。
赵大根和老妻拉扯十来亩地,勉强照顾小孙子,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秦家买驴后,他来借了几回驴。
秦木桥知道他家有难处,也都借了,怕赵大根使唤不好驴,还过去帮忙。
是以赵大根和他家走的还算近。
前几日村里人都提东西来贺喜,赵大根也拿了东西来,不知道啥时候打的两块兔皮,没硝好,放的有些坏了,郑氏还念叨几句不好听的。
秦木桥知道赵大根家里难,估计拿的已经是难得的好东西,叫她别说出去。
赵大根在秦家坐了一会,问秦木桥啥是县案首,是秀才老爷不?
秦木桥从石头那里学来不少知识,也明白县案首到底是个啥。
就给赵大根讲了。
赵大根问道:“那,石头啥时候能当上秀才老爷?”
“总要考的,四月份还要考一回,再考一次,应该是明年了吧?”
“明年,明年他就是秀才老爷了,”赵大根嘀咕几句,起身,突然跪下:“老秦,我实在有难处,你再帮我一回吧!”
“哎!这是做甚!”秦木桥被吓一跳,连忙去拉他起来,郑氏瞧见也不得了,赶忙叫儿子帮忙把赵大根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