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合该是宴会的时辰。
天气已经变得暖洋洋了,和风煦日迷醉了众宾客,亭台水榭,槛边百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宴会是安王牵头举办的,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仍精神矍铄,虽然在朝廷上并不管事,但却尤爱热闹。说起来,安王也算是路蕴的叔父,帖子寄到了公主府上,便没有不出席的道理。
安王的春日宴也举办了有些年头,几乎半城的权贵都参加过。小时路蕴还跟着赵临尧来过一次,只记得宴会上的樱桃很好吃。
小小的一颗,橙黄透亮,有点酸,很香很甜。
春日正是樱桃熟时,作为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之一,往往要祭祀先祖之后再来享用。安王好樱桃,因此他举办的春日宴,也往往被人们称为樱桃宴。
路蕴换了薄些的衣服,烟青色的旋裙配上靛蓝披帛,清丽典雅。春日宴饮寻欢,该是放松自然的场合,她并不想宴会上的其他人战战兢兢。
只是路蕴万没想到,宴会上的小姑娘们竟穿得更薄,纱一般的裙子随风摇曳,五颜六色,倒是比盛放的花儿还绚烂。
居然已经是这么暖和的季节了吗,路蕴有些茫然。
“臣女拜见殿下。”
面前迤迤然行礼的是丞相夫人和她的女儿,小姑娘看上去才十一二岁,大眼睛也圆圆的,脸蛋也圆圆的,看上去颇稚嫩,正有样学样地跟着母亲行礼。
路蕴一向喜欢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有时候还会逗一逗府里年纪小的丫鬟,更何况这个小姑娘看起来就讨人喜欢。
她随和地说:“二位不必多礼。”
她微蹲下身,对着小姑娘温柔地说:“你今年多大了呀?”
小姑娘脆生生地说:“回殿下,芸儿今年一十有一。”
路蕴笑了笑:“没想到你说话还文绉绉的。”
丞相夫人在一边解释:“还不是她父亲,从小便教她读书,把孩子养成了这样子。”
虽是带点埋怨的语气,但路蕴能听出她的骄傲之情,这位夫人在心底仍然是认同的。
“那很好的,”路蕴点头,“都读过什么书了?”
芸儿回答:“四书五经都已经读过了,爹爹还会领我读一些诗和游记。”
“《诗三百》里,她已经背得差不多了,”丞相夫人笑着说,“本来我是不愿让她看那些游记的,谁叫她父亲受不住缠,只得让她读。读多了,心就野了,整日嚷嚷着要去京城外看一看。”
丞相夫妻老来得女,自是珍重万分,只是路蕴竟没想到他还会让她读这么多的书,一时竟有些动容。
路蕴对丞相夫人正色道:“芸儿爱读书,便带着她多读吧。无论经史子集,还是诗词歌赋,都该读一读。”
“对了,芸儿,你会不会算数呀?”路蕴再次蹲下身,目光温柔,笑眯眯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