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获得杨锐在反对伦敦海军条约上的支持,但却意外的获得八百吨可满足全日本每年所需的石油,伏见宫博恭王对此行是极为满意的。而与中国海军的实战,他并不认为自己会吃什么亏他明白航母的优势在于远距离攻击,可一旦涉及到夺岛战,航母其巡洋舰标准的火炮和装甲,一发战列舰炮弹也不能抵挡。他相信日本海军能如忍者一般在黑夜中逼近正在登陆的中国舰队,而后武士刀般的炮击将让他们魂飞胆丧……,不过,毕竟是盟友,他会下令指挥官适可而止的。
伏见宫博恭王构想如此,杨锐想的却不是实战战术,这并不是他要思考的东西。对于他来说,日本最具价值的是其海军和地理位置。海军虽不会像陆军那样独走,但海军几乎全是舰队派,且深深陶醉于对马海战式的一战定输赢的大决战中。对这种人、或者对日本海军,讲理是行不通的,真正能说服他们的就是击沉几艘战列舰
虽然杨锐从一战就告诫过日本人,建造战列舰时务必留出余量,以待后面改装时能得到三十节的速度,但日本人却置若罔闻,他们认为杨锐不懂海军。十艘巨舰如此,要想改造等于重新设计,工作繁杂且费用惊人,在杨锐看来还不如直接击沉几艘,剩余几艘留作看家护院的好。
之后彻底转型的日本海军将抛弃巨炮,完全掉到自己的碗里来。只是,****的能造多少艘航母呢?还有,自己又能造多少艘航母呢?杨锐又开始思索起这个重大问题。只是他对真正的太平洋战争史并不了解,也未能从穿越小说中借鉴确实的数据,知道的仅仅是日本海军到后期不是没航母而是缺飞机;而美国。二战期间造了三十万架飞机,数千艘自由轮,航母有说二三十艘的。又有说一百余艘的……,他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的。但可以确定是,一旦德国不在欧洲挑事,全力以赴太平洋战争的美帝,其航母飞机将铺天盖地而来。
自己呢?即便西面斯大林同志文明观战,又能造出多少航母、能培训出多少飞行员?航母暂时不说,飞行员的培训费当下是六万华元,十年后飞机价格更高、速度更快,其培训费肯定会超过十万。一万名飞行员就是十亿,十万名就是一百亿,这仅仅是新手培训,战时这些人的花费用将更加惊人;
除此,开战前全国工业系统的升级扩充、交通通讯设施的更新扩建、各式生产辅助人员的招募和培训、各项实验研究的加速和立项……,在还没涉及军事前就要花费一百亿以求夯实战争基础;等涉及到军事,则是各种新式武器的实验和列装、军队的扩充和训练、从马绍尔群岛往西只到沪上这些昔日被华盛顿条约限制的海岛防御工事建设、航母舰队的建设、商船队的建造……,这些投入肯定超过三百亿,而这个时候,战争根本还没开始。
杨锐想着总参谋部所提供的情报。感觉战争就是花钱,自己却没有多少钱可华按照商情局以及同济大学堂经管学院的报告:神武二十九年,中国gdp仅为五百六十亿华元。日本则很不明朗,估计在两百亿到两百二十亿华元之间,加上朝鲜的七十亿华元,能够投入战争的经济体量仅为八百二十亿华元左右、也就是四百亿美元出头。
这单看数量确有美国的四成,但正如农业国和工业国的税赋云泥之别一样,两种经济体所能抽取的资源比例完全不同;而且,底子太薄的中日朝并没有多少经年余财用于战争,因此,总参认为除去战前三百亿元的投入外。战时(以五年计),平均每年的军费开支为两百八十亿元。总额为一千四百亿。如果超过这个限额或支撑这个额度每年两百八十亿的时间超过五年,经济崩溃、动乱叛变便极有可能发生。
一千四百亿看上去很多。但变成钢铁、弹药、石油、战舰就会变得很少,而原子弹总参特种作战部最近的一份报告给了杨锐的一闷棍:混元弹对海上航母编队的杀伤率不高,尤其是当量不超过十万吨的设置下。唯一庆幸的就是附带辐射杀伤对于舰船的损害。只是,美国舰队怎么可能集结于一处?航母编队绝对是以舰队的模式分散,每个舰队又会分成小队,其间隔距离将使原子弹实效。杨锐所知的美航母编队,不是日式的六艘编队,似乎是两艘编队。若真是如此,那两艘航母一颗原子弹,这到底要扔多少颗出去?
原子弹扔在海上浪费,想扔到美国就要跨越一万多公里,这只能依靠飞机和导弹。b29这样的轰炸机虽在b17的基础上研制,但研发费用还是花了三十亿美元,有这些钱还不如投资于导弹,二战德国v2导弹的研发经费据说是数亿马克,但按科普,这些钱还包括v2生产基地的建设费用,研发经费自布劳恩第一次见希特勒起每年也仅有五百万马克左右。
与研发经费三十亿的b29相比,导弹完全是廉价武器,虽然杨锐需要的是比v2更强大的a10或者a11的洲际导弹。即便不能洲际,也可在距离美国三四千甚至一千公里以内的海域发射,实在不行就由大型潜艇自海面发射,只是可惜的v2导弹精度低的令人发指,万一射到墨西哥或英属加拿大怎么办?导弹是不贵,但原子弹绝对不便宜。
久久沉吟后,杨锐不得不再次感慨战争受限于科技树,科技没发展到一定程度,导弹的精度高不到哪里去。只是自己此时最欠缺是那颗科技树呢?
“怎么,真要和日本人打仗啊?”见杨锐轻轻的用折扇敲头,陆眉关切的道。男人的思路是她无法企及的,她还以为杨锐在头疼日本人。
“不打疼日本人,日本人是不会服气的,特别是海军。他们对之前那一仗还有些不满,以为只是输在自己措手不及上。”杨锐的思路被陆眉的问话拉了回来。
“可两国不是盟友们,真要打沉了日本军舰。那两国关系……”陆眉委婉道。
“打沉了日本军舰两国关系当然会受影响,他们一定会给飞行员授勋的。”杨锐笑。他想到了策划烧死数十万日本人、而后荣获日本最高级别勋章的李梅。“日本海军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将军级别的军官除了一个,其他全都固执己见、不想改变。这只能靠血的代价才能改变这些人的思想,如果不这样,日本海军三十万人就难以体现价值。
海军不比陆军,要建立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和金钱,不借用日本海军的力量和现有基础,我们现在就要进入战备状态了。而且……”
杨锐说到而且便止住了,陆眉追问道:“而且什么?难道几年后真要打仗?”
“不而且什么。”杨锐没把自己对中国海军的担忧说出来,只回答后面那个问题:“我们当然不想打仗,好好挣钱都来不及。就担心有些人眼红,市场上竞争不过,那就战场上消灭。不这样,美国就会精神分裂……”
看着半知不解的陆眉,杨锐解释道:“美国人因为自己的经济成就而骄傲,工业界更以福特生产制而自豪,经济危机却砸碎了他们的好梦。市面的不景气使得数百万工人失业。如果之后美国商品逐渐被更好、更便宜的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代,那么其国内工业将会一蹶不振,越来越衰弱。
而美国又是****国家。一边是身无分文的失业工人,一边是腰缠万贯的资本家。不对外输出战争、靠军备拉动就业,那就只能在国内重新分配资源,****恰好为此提供了足够的台阶。但这却和美国的自由传统相悖,钱再多也是私有财产,富人不愿、也不该无限度交税收去救济穷人,可按照民主原则没工作的工人握有选票,他们有权利让国会增税,于是精神分裂就来了是要维护个人自由、还是要保证民主。这是一个问题。
救济是一时的,经济不但不好转反而越来越衰弱。越衰弱就越没有资金投入科技,更新换代下美国商品会越来越落后。工厂最终倒闭破产,这种情况还要经年累月的救济穷人。有钱人怎么能受得了?”
“这就选择国内重新分配的结果,但对外输出就不同了这一切其实都是中国人的错,他们抢了本属于美国的生意、属于美国工人的工作,还制造了这次经济危机……”杨锐笑着说出美国生活杂志上某文章的观点,上面认为经济危机是中国人的阴谋,目的就是为了打击美国,证据就是数年前他们的总理已提到美国将会发生经济危机。
“……打垮中国,让中国变成一片废墟;同时德国不安分,等德国占领整个欧洲后再打烂整个欧洲,这样全世界就只剩下美国制造和美国商品了。然后……”杨锐微微有些激动为美式正义下的邪恶而激动,“然后,欧洲也好,亚洲也罢,都要在废墟中进行重建,没钱不要紧,美国可以借给你。不说欠款利息,关键是此时美元和美国商品将充满全世界,同时重建的工业体系是美版的,这就像俄国铁路要比标轨宽一样,之前存在各种限制的欧洲市场将完全对美国商品打开。你看,这么一圈下来,事情干得漂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