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上的情景把宋应星吓了一跳。陆天翔带着所有的委员和各局局长列队站在码头上恭迎这位大明朝的科学家。
“许公子,这是。。。。。。”宋应星这几日知道了许朗的名字。
“长庚先生请。”许朗伸手一指,“我榆林湾各界恭候长庚先生多时了。”
宋应星走下船,陆天翔迎了过来:“老朽乃榆林湾主事陆天翔,恭迎长庚先生莅临榆林湾。”
宋应星没有还礼,他的目光被停泊在一旁的东海珍珠号和777号快艇吸引过去了。
陆天翔又说了一遍:“恭迎长庚先生莅临榆林湾。”
宋应星反应过来,忙还礼道:“不敢。敢问老先生,那边那两艘船真如葛捕头所言,不用帆桨,疾驰如风吗?”
陆天翔微微一笑:“正是。”
宋应星顾不得许多,一把抓住了陆天翔的手:“老先生可否带在下登船一观?”
“不着急,不着急。”陆天翔笑道,“先生一路鞍马劳顿,先歇息一下再观船不迟。”
“不不,在下不累。”宋应星坚持道,“休息不急,劳烦老先生。”
陆天翔心里苦笑一声:“还真如许朗所说,这个宋应星还是个急性子。”
许朗走了过来:“长庚先生如要观船,在下陪先生登船一观。”
777号破天荒的为了宋应星又启动了一次,在榆林湾里绕了一圈。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在接风宴上,宋应星一直喃喃自语,“没想到这世间还真有不用点火,灯头冲下之物。在下是不信鬼神之说的,可除了鬼神之说,在下实在是想不出什么解释的理由。你们榆林湾真乃世外高人,在下佩服。”
陆天翔举起酒杯:“长庚先生请,我榆林湾还有很多事要向长庚先生请教。”
接下来的几天里,榆林湾里所有的地方全都对宋应星开放了,甚至包括了保密级别最高的军工科研所。
宋应星参观完了榆林湾之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天。许朗在屋外等了整整一天,这个长庚祖宗不会又受什么刺激,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吧?
“许公子请进。”宋应星终于打开屋门对许朗说道。
许朗走进屋内,宋应星先对许朗施了一礼:“许公子,在下这几日在榆林湾眼界大开。许公子说要向在下请教,真是折杀在下了,在下有诸多疑惑还望公子能为在下解答。”
许朗还了一礼:“先生言重了。我等自会向先生解答一切,只是先生可愿意留在榆林湾吗?”
“呵呵,许公子说笑了。”宋应星笑道,“如今就是公子赶我走,在下也不会走了。”
时间到了六月初,整个榆林湾都在为混成旅北上的事忙活着,军委会为这次北上也起了一个名字---高丽行动。
许朗坐在陆天翔的办公室里默默地抽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