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年的气候,同样不够好,只是新政府的预案充足,人手专业,救援及时,都没收到大危害,过去天灾人祸一起祸害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到年底,新政府完善了各项机制,艺术类的剧院、歌舞团、文工团陆续建立,作家协会、画家协会次第诞生,物质生活有保障的同时,精神生活也不再昂贵。
这一年,一部分行业通过赎买等方式被彻底收归国有,属于全体人民。
最先进行赎买的,是暴利的医药行业。
白扶芳的几间医馆,本就属于自己人,有医学院培养的医生们,登记在册,薛家从前的连锁药房,自从宝钗加入红星组逐渐交公,因此几个军团几十万兵才没在战争中断了医药。
全民卫生工作要开展,城乡环境要改善,等轮到个人卫生生活习惯时,新政府登记了更多传统医生后,在每省都开了培训班传达新的医学知识,报纸、广播、学校轮番播放,宣传画一月一更新,人们见面打招呼变成了炫耀短发,问候是否有勤洗手,以及吃没吃驱虫药。
部分商家眼馋巨大的利润前景,将药材临时加价,成了掣肘的那一个不和谐音符。
黛玉命人细查之下,决定将医药收归国有,所有成药,需要报备国家审批药方,获取批号,方能售卖,传统方式开方给病人治病,需要备副本药房和医生签章。
因为药材中有阿|片。
——白扶芳从药理上、史儒坚从过去的经验上,肯定了这东西的成|瘾|性。
“对极度痛苦的病人,阵痛好用,治疗腹泻也可,有几种本草经收录过,至少用了一两千年了,问题不大。”
黛玉坚决的如临大敌的控制态度,让白扶芳不太理解,不过她一半医术从林姑娘手中得来,对此没有异议,帮忙一起推动了医药国有的方案,成立了国家药品监管局。
有了这个开头,包括本是朝廷所有后被各地豪族侵占的矿业,包括发展被打断的银行业,包括冶金、建筑材料、机械、化工等国家基础建设必备的急需行业,逐渐地国有化成功了。
其中,最容易国有化的,是从各学校校企手里接过一大批民众不太了解的处于保密阶段的船舶制造、半导体等国防军工行业。此外新兴了一批包括邮政、供水、公共交通、粮食统购统销等基本不盈利却又便民利民不可或缺的行业。
年底,黛玉向选举她出来的代表们汇报完一年的工作,以工作调研为名义去了西南调研,最终目的地是刚收复的滇南。
调研,是整个执政班子的日常工作,并不出奇,而且黛玉途径林城时,拜见了在政法学院任职的父亲和在商学院任职的母亲外,还见了荒山学院的傅斯螽、关山、邱彤、司棋等,找阿攀、杨树、杨清、阿依问了生活变化,找企业家赵有思谈了合作修路。
还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林承福修建的第一座水电站。
“你从咱们小时候在扬州就开始学治水,现在是水利防洪、灌溉设施和水利发电的第一人了,徐先生也夸你呢!”
被夸的林承福满脸通红,希望黛玉为他与司棋即将到来的婚礼写幅字。
黛玉不止写了字,还给他们包了红包——红色书皮的书籍两本,众人又是好笑又是羡慕。
如他这样在黛玉身边长大的十几个林家兄弟姐妹,桂姐在军中,林溟在审计司,大家各擅所长,差不多都接到父母在身边安定了下来,成亲也逐渐提上日程。只有林承祢和林承祁因为父亲刺杀过黛玉的关系,虽然工作也不错,到底没人敢张罗他们的婚事。
至于黛玉的私事,大家都不敢置喙。
林城的大街小巷变了样子,精神风貌也让人欣喜,逛足一天,黛玉去见了真正要见的人。
荒山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