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山东有马政,很多百姓需要给朝廷养马,这是一向极其沉重的负担,这导致很多山东的百姓铤而走险,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响马盗。
古人行商走到山东地界,若是听见响箭和马蹄声,多半会乖乖等在原地,因为他们腿再快,也快不快战马。
而这些响马盗很多时候根本就是山东的百姓,平日为农,战时为盗。
这沂蒙山就是这样,这战争还没有打响,很多村子便已经没有了人口。无数百姓骑着战马躲入深山,或者回到自己的山寨,准备与刘泽清的兵马好好的战上一番。
居庸关的百姓虽然进入沂蒙山不久,但也有自己的情报体系。
如今山下硝烟四起,居庸关的百姓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便知道了情况。
这本来安静的聚落瞬间响起了如同风暴一样的战鼓声。
居庸关的百姓可都是经历过战火的人,对于战争没有比他们熟悉的。
无论是在家里玩耍的孩童,还是在山坡上耕种的老农,只要是聚落中的百姓都第一时间向着聚落的家中跑去。
跑回去的有妇人,有孩子,有老人,等到走出家的时候,却成了一个个披着战甲,手拿利刃的战士。
居庸关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皆可为兵。
正在等待徐梁消息的冯先奇正在看夫人和孩子玩耍,忽然听到战鼓声,毫不犹豫领着领着博尔特和贝格塔斯向着广场跑去。
虽然从居庸关大战过后,冯先奇百年被派遣到了山东,但是这并没有让冯先奇减少一份斗志。
他无时无刻不厉兵秣马,等到重新走上战场的机会。
三个人第一时间赶到校场,冯先奇惊诧的看到,那平日里总是抱着半本书的陈半书此时已然披上了铠甲,毕懋康老爷子手里抱着一杆火铳站在一旁,就连跟着队伍前来的两个书生也站在高台下面。
一面虎豹骑的大旗威风凛凛的插在高台上。
无数人正在赶来。
冯先奇对于这种场面早有预料,但是贝格塔斯这种西洋人却无法理解。
那个往日里喜欢躺在石头上睡觉的老翁,那位喜欢在院子里拉纺车的老奶奶,他们为什么上战场?
那个平日里喜欢捉弄自己的铁匠家的坏娃,为什么也披着披甲拼命的敲响战鼓。
虽然自己是西洋人,但是贝格塔斯却感觉自己身体的热血在沸腾。
这便是伟大的明人吗?
人流不断的往校场上汇聚,形成了一支支队伍,有毕懋康老爷子用来试验的火铳部队,有冯先奇的骑兵部队,有居庸关那些退役的伤残士兵。
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拿着锋利的武器,穿着沉重的铠甲,站在整齐的军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