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都骂萧冉,是因为他们知道皇帝也想骂萧冉,他们骂的越狠皇帝就越高兴。管皇帝要兵,还是数州的兵马,皇帝能高兴吗?那肯定的骂啊!不骂就对不起皇帝,不骂就对不起自己的乌纱帽。
可他们忘了,萧冉说的是收复幽州。
自打永安之围解了,皇帝就想起了那座被他放弃的州城。可这刚刚战事平息,他不相信那些表现拙劣的勤王之师能收回幽州。即使是萧冉这么说,他也不相信。所以,他也想骂萧冉,认为他是在趁机打劫。打劫王朝的军队,打劫他的江山。
骂过后,他们才想起来,萧冉救了大家,而且是为了王朝去收复幽州。不管他以后有什么野心,至少眼前的理由不是找骂。
大殿中只有一位大臣没有骂萧冉,那就是史官记在史册上的杨尚书。看到大殿中已是鸦雀无声,杨尚书出班奏道“启禀圣上,萧冉该骂。”
众人顿时都看向他,心说你是疯了吗?皇上已是难做了,你还要往这件事上扯。
“萧冉无知,胆敢妄言收复幽州,岂不是拿着王朝万千将士的性命当做儿戏吗?只此一条,他就该骂。”
杨尚书说完后,各位朝臣都定定地看着他,心说刚才骂的时候你不出声,这会你倒是来劲了。
杨尚书手指着北方,面色苍然的说道“幽州,近万将士,一城百姓,在北狄铁骑的马蹄下,惨遭蹂躏。我听说幽州将军战死时犹自面朝南边,虽死而不跪-----”
说到此时,杨尚书已是泣不成声。那些朝臣沉默了,他们此时才记起来,那位幽州将军就是杨尚书的长子。
幽州被围时,杨尚书曾接到过报急文书。可他那时一门心思的在调派人马保卫永安城,再加上皇帝已是放弃幽州,他也是力不从心,无法救援幽州,最后便接到了儿子战死的消息。
那一夜,杨尚书爬上城墙,面对北方苍然泪下------
失幽州之痛胜过失子之痛。杨尚书觉得自己这个兵部尚书该是悬梁自尽的时候了。可他知道,若是他死了,局面更无法收拾。自此以后,他便如行尸走肉一般,直到萧冉带兵在函关取胜的消息传来,他才看到了一线希望。
收复幽州,非萧冉不可。那些朝臣痛骂萧冉,无非是看到萧冉仅仅只有十八岁,便做出这么多他们一辈子也做不出的事情。
嫉妒,因嫉生恨,你等那是为朝廷着想,为皇帝着想,你等就是为了自己的富贵,为了自家世世代代的富贵,才嫉妒英才,唯恐别人爬到你们的头上,拿走你们的富贵。
杨尚书走了。他止住哭声后,眼神冷漠的看了看那位圣上还有那些大臣,一甩衣袖走了。
皇帝不说话,谁也不敢吭声。大殿里的君臣就这样看着杨尚书离开了。
那一日,史官在王朝本纪中写道,杨尚书痛幽州丢失,力主萧冉北征,然满朝文武痛责之,杨尚书悲失爱子,漠然离去------
萧冉的军帐中,炭火烧的正旺,萧冉的额头上点点亮光,已是沁出汗水。杨尚书坐在萧冉对面,正拿着西风画的胡地地图的看着。
出了金銮宝殿后,杨尚书就径直来到萧冉这里。他把朝中对萧冉收复幽州一事争议很大的事情说了,萧冉并没有觉得奇怪,因为他知道,只带一州之兵去收复幽州,皇帝说不定会来个十里相送。可要是把数州之兵都带走,皇帝心里就要打鼓。
萧冉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把西风给他的西胡地图拿出来,交给了杨尚书。
“有了此图,便可灭胡。”杨尚书看过地图后说道。
“灭谁也得有兵才行。”萧冉不客气地说道。
“唉------朝中的事情难办啊!”杨尚书将地图还给了萧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