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有允许的前提下,师出有名与排除异己完全是两回事。
宣武帝尸骨未寒,亲孙子登基后别的不干,先挑他儿子开刀,别说宣武帝了,就是许多元从功勋和儒臣都看不过眼。
除了死忠东宫那一派——以齐泰、黄湜黄子澄为首——许多朝臣在东宫太孙还没有成为新皇帝前,还是只忠于天子的,不站在太孙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他的行为,自然是冷酷无情了。
太孙想要叫屈,后宫的妃嫔与皇子们虽然不能在朝堂上明目张胆与他作对,但是明里暗里上眼药还是可以的。
下场最凄惨、后宫也无人相助的湘王,在京中的人缘忽而好了起来。
东宫的懿文太子妃与皇孙们,再度感受到了被天子诸子支配的恐惧。
有被众人捧出来卖惨的湘王的境遇做对比,东宫真是想辩解都没有办法。
与偏文的懿文太子、偏武的诸位年长兄长们不同,湘王他本人是个文武全才,不仅长于文学,更是天生神力。
只可惜,由于外祖父卷入了“胡案”,成为了天子要消灭的元从功勋,他的外家全族、包括他那已经为天子诞育了他这位皇子的母妃,统统被寻了个由头杀了。
所以就算湘王的表现出众,没有母亲、母族帮衬,他在兄弟们之中,也不是最起眼的。
湘王妃同样出身于勋贵之家,只可惜,在年初的光幕上便揭露,她家会与蓝玉案牵扯到一起。
即便因为光幕的缘故,蓝玉案牵连的范围并不那么广,湘王的妻族势力还是受损严重。
就这么个倒霉孩子,竟然还因为本人才能出众、剿灭藩地所在之地的敌人有功、受父皇看重领兵颇多,而成为了登基后的建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北地首削吴王,南地首削湘王,若说吴王好歹还有个他是赵王同母的缘故在,那湘王又是为什么?
湘王的结局太惨,京中众人再怎么表现出对他的怜惜、替他在天子面前卖惨都不过分,又有荆州传来湘王的上疏,也没向天子哭诉光幕上透露出的自己的凄惨遭遇,只是请改易封地,实在不行,请让其他兄弟掌兵权,需要他带兵的时候,他义不容辞,至于兵权、虎符,都还是不要让他在手里握着了。
从赵王爹那里得知湘王叔这一系列惊人操作的祁元询:……
就有种很熟悉的白莲花味儿。
按照他对祁家人的了解,湘王叔是圣母白莲花的可能性不大,想要坑死太孙或许更符合他现在的心情。
这种以退为进的手段,天子未必没有见过,可是光幕记载是事实,在京诸王们又群情激愤。
立储是为了天下安稳,可是现如今依旧力保太孙,才是真正的让天下不安稳。
宗藩之心不定,若真的要保太孙的储位,怕是不用等到太孙削藩,等他驾崩之后,诸王都要纷纷举兵了!
宣武二十六年冬十月,朔日之后,十月初二,天子享太庙,废太孙。
太孙废后,天子未立储君,未曾为其择选藩号,仍令懿文太子诸子住东宫。
然而,天子亦未令诸王还国,转而降旨,令诸皇子携皇孙于壬午日,也就是十月初七那天,入宫议策,讨论藩王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