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湖人和印第安纳步行者焦灼着,保罗-乔治打起了科比-布莱恩特的篮球,他不再传球,他开始接管比赛。
保罗-乔治的动作真的很像8号时期的科比-布莱恩特,他的试探步和急停跳投,还有他暴起的第一步,由高位直接冲击至篮下的强力击筐。
印第安纳波利斯当地的解说员说洛杉矶湖人的内线防守,在缺少了保罗-加索尔以后,丢失了他们应有的柔软。
美国文化中没有以柔克刚这一说,他们追求强硬和狂野,直到NBA开始鼓励进攻,开始限制绞肉机式的比赛,人们才意识到篮下的防守也应该有一些柔软,应该有一点技巧。那些技术相对粗糙,肌肉多到被塞进脑袋的中锋们失业了,哈桑-怀特塞德也是其中之一,好在他在洛杉矶湖人找到了工作,并且工作的还不错。
只是这一场比赛的最后几分钟,哈桑-怀特塞德被保罗-乔治打的有点怀疑人生,他以前也面对过德怀恩-韦德和勒布朗-詹姆斯这种攻筐大师,可那时他身边有保罗-加索尔保护,现在他打的很狼狈。
对上保罗-乔治和罗伊-希伯特打挡拆,他对自己是否要防出去始终犹豫。
余欢让哈桑-怀特塞德在篮下呆着,可他还是犹豫。迈克-德安东尼在最后的三分钟把哈桑-怀特塞德和科比-布莱恩特一起换下了。
换下哈桑-怀特塞德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他成为被保罗-乔治攻击的靶子,用移动更好的乔丹-希尔打中锋防守效果会更好一些。至于换下科比-布莱恩特,那就不得不说迈克-德安东尼自己的改变了,他开始自信,开始相信别的球员,然后他对科比-布莱恩特的使用就像是重度强迫症患者的生物钟,一场比赛的误差绝不超过两分钟。
然后迈克-德安东尼对场上战术的改变也变得简单起来了,把球交给余欢。
保罗-乔治开始试图接管比赛的时候,洛杉矶湖人一直打的是科比-布莱恩特持球,余欢无球跑动的模式。现在他们开始执行余欢的单打战术了,把空间给余欢腾开,让余欢和保罗-乔治上演一段1V1的对决。
比赛重新开始后,队友拉开,余欢直接前压单打。印第安纳步行者开始改变防守策略,保罗-乔治的位置回收到三秒区附近,乔治-希尔单防余欢的同时,身后的保罗-乔治负责掩护。进攻端,余欢等于是隔着一个人跟保罗-乔治1V1,因为前面的比赛已经足以证明乔治-希尔一个人搞不定余欢。
科比-布莱恩特对这个防守熟悉啊!这是2005年以后,在锋线拥有能快速移动的防守球员的球队对他科比-布莱恩特的防守方式,这个防守方式在那个年代同时也被大量作用于阿伦-艾佛森、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德怀恩-韦德这样的持球能力极强的后卫球员。
这样的压迫很浪费体能,所以在一场比赛时也不会被常用,特别是在球队没有太多锋线防守球员轮转的时候。
清清告诉余欢要在保罗-乔治协防前解决战斗,也就是说避免进入弧顶到罚球线之间的这段距离。这样的防守有两个作用,一是不让余欢从中路罚球线向上的这部分区域传球,另一个则是把余欢逼迫到边线。
之前印第安纳步行者用的那一套高速轮转的策略,现在他们不用了。比赛最后的胜负不靠团队协作,靠球星的个人能力。
余欢这次走底线完成了突破,他得先试试突破的感觉,毕竟他不能保证自己的投篮手感,如果仅仅依赖投篮手感的话,很可能最后手感续不上,他们就输球了。
余欢从侧翼切入,最后沿着底线到篮筐下,这条路线躲开了防守,也把余欢的出手角度限制的极小。
余欢在空中横扭身体,手指轻挑反拉,关键时刻余欢的手指灵活无比,展现出了极好的手活。他多来几次这种进球的话,可能中国球迷会将“黄金右手”的称号送给余欢。
“黄金右手”这个外号从字面上来说余欢挺喜欢,但是这个外号已经有归属了,余欢也不想去抢。所以这种高难度、高消耗的进球方式,在余欢身上实在是不可能发生太多,说白了其实还是懒。
保罗-乔治后撤的脚步是被罗伊-希伯特阻拦的,他在身后推了罗伊-希伯特一把,希望罗伊-希伯特能上去封盖余欢,结果他也并没有成功。罗伊-希伯特的手掌拍到了篮板,余欢把球送进了篮筐。
打进一球以后,洛杉矶湖人终于扳平了比分。
接下来保罗-乔治在三分线外直接出手,他有点着急,想要给洛杉矶湖人来一下狠的,结果球并没有打进。
余欢一边拍手一边喊道:“打铁好啊!”
然后余欢持球到前场,只见他面对乔治-希尔,一个横摆后直接拔起来投篮。乔治-希尔没想到余欢敢这么玩,主要是在他的进攻意识里,很难出现这么不合理的出手。所有圣安东尼奥马刺体系下出来的球员,他们都受不了这么不合理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