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灵异科幻>世纪帝国 > 第四十二章 东帝国与西帝国(完)
    在中华帝国驻德情报部门,皇室产业和各财阀的推波助澜之,当年为了冲破中世纪宗教神权的压迫,西欧各国有识之士假借歌颂中国抒发对自由人权的向往,精心泡制的各种以中讽欧的书籍都被再次翻炒。

    一百多年前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在德国再版,并且被中国方面参照后世的炒作手法进行了爆炒,风靡了整个德国,甚至进一步在整个欧洲掀起了中国热。被东方那一场目眩神迷的胜利感到措手不及的中产阶级,渴望到东方寻找机会的欧美商人,准备去东方碰碰运气的冒险家,纷纷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有关中国的一切。[]

    正如伏尔泰在书中所说:

    “够了希腊罗马,

    它们都已失宠,

    大鹏展翅,

    飞向光明之源,

    寻找新的伦理。

    到东方中国之土,

    勇敢地把儒家之德,

    带进大不列颠之耳。”

    当年腓特烈大帝在老师沃尔夫的影响下羡慕中国,在无忧宫修建中国茶亭,乃至撰写了一部书信体小说《中国皇帝的使臣费希胡发自欧洲的报道》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这位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借“中国使臣”的嘴说道:“欧洲和我们思维方式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很容易使用他们的想象力′也就是他们误认为是理性的力量′而我们则很荣幸地生为您的奴仆′坚定不移地遵循着古老的传统和智慧。”

    威廉二世皇帝对此也是暗中推波助澜。不仅仅是出于促进中德合作的需要,这位一直羡慕腓特烈大帝,并视皇权**为德意志精神本质的皇帝更希望借助这一股浪潮,借力打力地渲染“东方式开明**”的威力,进而巩固并加强自己的权力,压制蠢蠢欲动的社会民主党和民主自由力量。

    德国的工商界,则怀着无比的热情注视着东方的庞大市场。

    他们已经喊出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口号“东进”,提出以机床和工程师的图纸取代剑与犁,为德意志在东方开拓出一个“政治经济意义上的无形帝国”。

    就这样·在方方面面各怀心思的力量推动下,东西方两大帝国渐行渐近,似乎让整个世界听到了“巨人们令人颤栗的脚步”。

    载运着俄国黄金,德国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庞大船队,与德国派驻佐世保海军基地的远东舰队一同,早已抵达了中国。

    当德国远东舰队与“皇太子编队”的战舰组成临时编队·与中国方面的舰队进行了联合海上演练之后,德国海军对中国的广州级和猎豹级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深深倾倒,更加企盼那些正在中国的船台上快速施工的新型战舰。

    根据规划,十年内德国远东舰队将“以六艘新型战列舰,六艘新型战列巡洋舰为主体,总排水量不低于二十四万吨”。除此以外,德国还计划在佐世保部署一支两万四千人的常备陆军,建设舰队所需的修船所,特种钢厂·干船坞,海军军需工厂,枪炮修理所等。

    在佐世保原本日本海防工事的基础上,严谨的德国工程师规划了更加宏大的要塞建筑,立刻开始从中国就近采购各种钢筋·水泥和工程机械,并在建设中的华德炮兵工厂下达了海量的订单,准备把佐世保打造成“东方基尔”。

    以“加强两国舰队配合”为名,德国派遣的大批现役海军军官,以及海军学校的优秀学员加入了天津海军舰艇学院,实际上是希望进修海军战术理论,以弥补德国方面在海战经验方面的不足。

    这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引起了许凡和郑宇的注意:埃里希=雷德尔海军上尉·1qc5年刚刚从柏林海军学院毕业·这一次作为远东舰队的骨干军官,加入天津海军舰艇学院进修“海军战术学”。

    许凡对这位另一时空第三帝国的海军元帅印象不坏·却也说不上有多看重。但郑宇却很当了一回事,特地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在陆军方面,德国也下了血本,一口气派来了两千四百多人的庞大队伍,从普通军士到高级军官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十六七岁的陆军幼苗,有来学习摩托化战具驾驶和维护的,有修习航空技战术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进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