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后,郑宇幽幽地问道:“月兰,你相信世间有正义吗?”
“当然是有的。”明月兰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么,做正义的事情,就是正确的,反过来,就是错误的,你觉得,是这样吗?”郑宇问道。
明月兰想了想说道:“应该……就是这样。”
“那你说,什么是正义呢?”
“正义就是……公平与合理,合乎大多数人的利益。”明月兰想了想,认真说道。
“也就是说,正义应该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对吗?”
“是的。”
“那么我问你,正义是不是应该符合道德?”郑宇说道,“如果一个人做事情背信弃义,寡廉鲜耻,他是正义的吗?我们应该支持他吗?”
明月兰想了想,认真地说道:“道德不等于正义……如果他做的事情对社会有利,那就是正义的,我们就该支持他,即使……并不完全符合道德标准。”
“那你认为对社会有利,就是评价正义与否的标准?也就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对错?”
“是的。”
“那好。假如,在一片大地上,分裂着许多国家,一直互相征战,人民死伤无数,流离失所,苦难没有尽头。这时候,有一个国家逐渐强大起来,他的君主提出,要解救世人,就要统一这片土地,把所有权力集中在他的手里,建立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让人们过上安定的生活。他的理想,感染了一个很有天才的青年,这个青年决定帮助他去实现这个理想。你觉得,这个青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吗?”
“是的。”
“于是,这个君主在青年的帮助下,不择手段,不但利用各种诡计,在敌国引发饥荒,饿死无数老百姓,而且挑拨他们彼此打来打去,人越死越多。后来,他的实力越来越强,他发动了对敌国的大规模战争,而且每战不留俘虏,并且所过之处鸡犬不留,敌国幸存下来的民众也都沦为奴隶掠夺回来。这样,这个国家越来越强,敌国越来越弱。如果你是那个青年,你会怎么做?”
“规劝君主,不能做此暴虐之事。”
“可君主告诉你,这个乱世,只有这样大刀阔斧才能平定,长痛不如短痛,如果还是按照几百年来的君子战,这个乱世还要持续千年万年。与其这样,不如最快速度,用铁血和暴力战胜敌人。作为那个青年,你会怎么做?”
“我选择离开,可以吗?”许久之后,明月兰艰涩地说道。
“可是君主知道青年是天才,统一大业能走到现在主要靠了他,所以宁愿杀了他……”
“那我就自杀,死谏。”
“可如果你死了,统一大业就要半途而废,那所有的牺牲,就都白费了,千千万万的人都白死了,一切又回到起点。”
明月兰默然。
“所以你只能留下来,继续往前走。终于,死了无数的人之后,国家统一了,建立了大一统的政府。青年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他开始建立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建立郡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禁止他们作奸犯科。而且,皇帝提出了更加宏大的计划,由于国土的辽阔,中央政府对遥远地方的管理和防卫都很不方便,可册封诸侯的话却又可能重蹈覆辙,所以他开始修运河,建长城,他觉得这些工程必须在他有生之年完成,因为他并不清楚后代子孙是否还能有他的魄力和能力,有青年这样的天才辅佐。”
“可是,人民却不理解皇帝和青年的苦心。他们只知道税和徭役太多太苦,在修长城和运河的过程中死了太多人,人们也不喜欢严刑峻法,更喜欢自由的生活,所以他们决定起来反抗。你觉得,人民这样做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