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半个多月,改换水路,一行人终于在盛夏的日子,回到了京城。
赵京城一如离去前般繁华。
潘楼街旌旗招摇、喝卖不消,最尾巴边上的刘记汤饼铺子,仍在往外散溢着麦香和肉香。
马车徐徐地驶进榆林巷,停驻在陆府门前。
陆宜祯刚把脑袋从车帘子里探出来,便眺见了站在门口等候的陆姜氏。
“祯儿。”
“阿娘!”
她扑到陆夫人怀里,许多话涌到口边,却又不知道先说哪一句为好。
隋意紧随她身后下车,见了陆夫人,从容自若地向她问了个礼:“陆伯母。”
陆夫人一面拍着女儿的背、一面朝他亲切地笑。
“这一路上,我家祯儿劳你费心照顾了,进府里来喝口热茶罢,也快到用膳的时辰了。”
“多谢伯母的好意,不过祖母还在家中等着,我需先回去见上一见。”
“如此,那我便不留你了,什么时候得空了,你记得再过来坐坐。”
又告过礼,隋意便转身欲往巷子另一头走,陆家小姑娘在他收回目光前、飞快地朝他挥了挥手,得了他一个莞尔的浅笑。
人走后,回头,只见陆夫人正意味深长地瞧着她。
“阿娘。”
陆宜祯眼神左右飘了飘,忽然发现,本该下值在家的爹爹、并没有出来迎接她。
“爹爹到哪儿去了?”
“你爹他正生闷气呢。”
陆小姑娘眨了眨眼,很不可置信:“是,在生我的闷气吗?”
可她离开京城、出发去奉山那天,爹爹还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自己呢。
“隋家老太太先你们半个多月回来,刚一落脚,便给我们递了议亲的草帖,可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陆夫人道:“我们是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遭的,只不过没想到,这一遭竟来得这么快。你爹爹在接草帖的前一夜还同我说,想把你多留两年、再嫁出去,你年纪小,合该等心智再成熟些……”
“这话当然是冠冕堂皇的,但我也晓得,他只是舍不得你。你在我们膝下养了这么些年,只走了这几个月、我们心里都觉得空落落地,更何况以后成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