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又不是不知道,小叔那性子,几棍子都敲不出一句话来,我如何知道他喜欢什么样儿的。”关氏叹着气说道。“再者,我只是他大嫂,又非长辈,哪儿能做得了他的主!”
“只是相看,又没说定下。”关夫人笑道。
关氏无奈,只得问起女方的情况。
“一个是陆御史家的嫡次女,年十四,是个知书达理的才女。另外一个,是唐老将军的长孙女。”关夫人挑了比较满意的两位提了提。
一个文官,一个武官,端看苏家怎么选。
“陆御史为人端方,却没有文人的迂腐,陆夫人性子温良贤淑,陆家的姑娘我也见过,容貌清丽出尘,是个美人胚子。这样的人家养出来的姑娘,品行应该差不了。”
又说起唐老将军。“唐家也算是名门之后,且子孙大都习武,在军中颇有威望。唐家的姑娘性子耿直,容貌虽不出众,但却率性憨厚,十分好相处。只是,这位唐三姑娘因为守孝,年纪有些大,比你小叔还要大一岁。”
关夫人听关夫人说完,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其实,不管苏承宁娶谁,对她都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苏承安的世子之位早已坐稳,而且她也诞下了麟儿这个长孙,若无重大过失,爵位便不会有更改。
那么她要考虑的就是妯娌间的和睦。
关氏虽出自书香门第,却是个直爽性子,不喜咬文嚼字。那种只会风花雪月,悲春伤秋的,怕是不适合嫁到苏家来。
倒不是说不好相处,而是替苏承宁考虑。一个只会吟诗作对,却五谷不分的当家主母,要如何打理繁杂的内务,做好贤内助?
故而,她更倾向于武将家的姑娘。
其一,夫妻两个可能会有共同的话题,不会有鸡同鸭讲之感。
其二,少了许多弯弯绕绕,便少了诸多的麻烦,省事!
不过,这些都是关氏自个儿的想法,苏承宁会怎么考虑,她有些拿不准。“娘亲瞧中的自然都是顶好的。只是,能不能成,还得问过小叔的意思。”
“我也没指望一下子就定下来,总要慢慢相看的。”关夫人见她松了口,脸上的笑意便又多了几分。
这人啊,越是上了年纪,就越是爱凑热闹。尤其是像关夫人这样热心肠的妇人,就好做个媒什么的。关夫人年前可是促成了好几对儿,京中的官夫人们提起她,都赞不绝口。
许多官夫人都慕名前来,想让她帮忙牵线。
关夫人这是做媒做上瘾了!
关氏答应帮忙问一问,却不敢拍板保证。即便如此,关夫人已是十分满足。
这日,苏家二房三房四房的人过来吃团年饭,不知是谁率先提了此事,倒是省了关氏许多口水。
苏承宁并无成亲的念头,说道:“男儿志在四方,不急在这一时。”
“子英马上就弱冠了,不小了。”江氏忍不住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