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月的准备,兵马粮草皆已准备就绪,可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公孙瓒与袁绍一开战,韩湛便能兵出太行,去夺取兵力空虚的冀州城。
午后,韩湛正坐在大堂里听荀攸汇报钱粮一事,忽见荀彧急冲冲地闯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他来到韩湛的面前,表情严肃地说:“湛儿,出事了,出大事了!”
韩湛听荀彧这么说,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暗说不会是袁绍察觉到耿武闵纯和自己暗通消息,将两人喀嚓了吧?想到这里,他有些慌乱地问:“舅父,耿长史他们出事了?”
荀彧一愣:“耿长史他们会出什么事?”但他很快就明白,是自己着急的表情让韩湛产生了误会,连忙解释说,“我刚收到派往冀州的细作发来的情报,说家眷早在二十日前就离开了冀州,如今下落不明。”
“家眷?!”韩湛朝站在自己面前的荀氏叔侄看了一眼,不解地反问道:“谁的家眷?”
“还能是谁的家眷,当然是韩府的家眷啊。”荀彧盯着韩湛说道:“虽说汝父去了陈留,但家眷依旧留在冀州城内。细作回报,说韩府家眷二十日前便离开了冀州,如今去向不明。”
韩湛背着手,在桌案后面来回地走动着,别看自己是韩家的一员,但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只有婢女梨花、妹子韩嫣,以及被打断了双腿的韩柄。他停下脚步,问道:“知道他们去什么地方了?”
荀彧摇摇头,回答说:“他们是在天明时,悄悄离开冀州的,没人知道他们去了什么地方。我们细作是无意中发现韩府的大门紧闭,悄悄翻墙进去察看,才发现已是人去屋空。他向左右邻居打听,得知几日前的清晨,曾听到韩府的门外有人喊马嘶的声音,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家眷在动身离开时闹出的动静。”
得知韩家人是悄悄离开冀州的,韩湛不禁有些心急如焚,其余的人他可以不管,但梨花、韩嫣、韩柄三人的下落,是一定要打听出来的:“耿长史知道他们的下落吗?”
荀彧再次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我估计耿长史对此事也是一无所知,否则他早就给我们来书信告之此事了。”
“使君莫要着急。”别看荀攸的辈分低,但他考虑问题却要比荀彧和韩湛冷静得多。他皱着眉头说道:“家眷离开冀州,能去的地方,无非是韩府君所在的陈留,和使君所在的涉国县。我们只需派出人手,朝这两个方向去寻找,就一定能有收获。”
“公达表兄言之有理,”韩湛也是关心则乱,此刻听荀攸这么一说,也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索失踪的家眷会在什么地方。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不曾派人回冀州接家眷,他们匆忙离开冀州,去陈留投奔家父的可能要大一些。舅父,你立即派人前往陈留,到家父处打听家眷的下落。”
就在荀彧答应一声,准备离开时,韩湛又叫住了他,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舅父,虽说家眷去陈留的可能极大,但通往涉国县的这条道路上,也需派出人手打探,看有没有我府家眷的下落。”
“湛儿放心。”荀彧点着头说道:“舅父这就派出探子,去打探家眷的下落。”
……
过了两日,韩湛正在大堂里和荀彧等人议事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韩湛听到鼓声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人在敲鸣冤鼓”。他连忙站起身,冲站在一旁的衙役吩咐道:“你到外面去看看,是何人在击鼓,问问有何冤屈,速速来报!”
衙役答应一声,快速地跑了出去。过了没多久,他又急匆匆地赶了进来,拱手向韩湛禀报:“回使君的话,外面有个女花子,说是使君的婢女。看门的兄弟以为是个疯子,想将她撵走,谁知她不但不走,反而敲响了鸣冤鼓。”
听说敲鸣冤鼓的人,自称是韩湛的婢女,堂上众人的目光不禁都望向了韩湛,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见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韩湛感到有些尴尬,自从来到涉国县,除了去青楼找郭嘉,他的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哪里又冒出来一个婢女。
正当他想吩咐衙役将敲鸣冤鼓的人撵走时,赵云站出来问衙役:“那女子可曾说过她叫什么名字?”
衙役歪着头想了片刻,用不确定的语气说:“她好像说她叫桃花,还是什么花之类的,小的急着回来向使君汇报,一时没听清楚……”
他的话还没说完,韩湛已经一阵风似的从他身旁跑过,快速地奔出了大堂,朝县衙外跑去。赵云曾经听韩湛提过梨花,见韩湛这么大的反应,便猜想来的莫非就是这位婢女,连忙也跟着跑了出去。
荀氏叔侄所说是韩湛的亲戚,但他们根本不知道韩湛原来身边的婢女叫什么名字,不过看到韩湛和赵云一前一后跑了出去,也不能继续傻站在堂上,相互使了个眼色,也走了出去。
“哥哥,外面来的是什么人啊?”堂上只剩下夏侯兄妹二人,夏侯云好奇地问夏侯兰:“怎么使君和义兄都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