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历史穿越>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两百三十一节 调、教儒家(2)
    读书人士大夫以及贵族官员,是统治阶级的一员。

    他们天生握有特权,可以参政议政。

    但,假如有问题,他们不通过正规渠道反应,反而是在外面非议和攻击,裹挟舆论。

    这是要做咩?

    轻一点,都够的上扰乱秩序。

    重一点的话,上纲上线,足够按上一个‘阴谋不轨、居心叵测’的大帽子。

    更何况,身为统治阶级,却不维护统治秩序!

    这本身就是罪!

    所以,汉室对于贵族士大夫官员以及知识分子在外面公开非议国政,极为反感!

    历史上,张汤就是发明了‘腹诽’这个罪名,让颜异被处死!

    但在另外一方面,汉室对于百姓和农民的言论自由予以充分保障。

    民间各种八卦和传说满天飞,长安城里对未央宫的事情,天天议论,也没有人去管。

    汉室的御史大夫衙门,甚至就肩负着,每年定期派出采诗团,收集民间一切好的不好的民谣和谚语,以供当政者参考的传统。

    但,这并不是儒家夸夸其谈和不切实际的理由!

    因为,并不是说,除了攻仵和非议国政之外,就没有第二条讨论世事弊端的道路。

    百姓的问题,民生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都是可以讨论的。

    但他们为什么不讨论?

    天天就爱吹什么尧舜禹,什么三代之治,什么仁义道德,中庸仁恕。

    难道,三代之治,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只靠嘴巴就可以实现?

    三代的先王,是靠嘴巴来实现他们的道?

    仁义道德与中庸仁恕,更不是靠说就可以做到的。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哪一样,不是要靠行动来做出来?

    但有几个儒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