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扬评价道:“你这些点子很好,远扬和淘宝走出国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的商业和科技,会不断趋近于全球化。”
“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相应的市场是必要的事情,你能提前看到这点,眼光非常独到。”
“那这事儿?”康艳秋问。
苏扬想了想道:“这个问题,我之前和老方讨论过,外卖也会走出国门。”
“回头你俩交换下注意,然后,先让人去实地考察市场,设立办事处,同时和他国政府联系,如果政策不好,就没必要投资了,如果政策有倾斜,就可以做。”
“至于钱的事情,我说了,你不用担心。”
“好,明白了!”康艳秋应道。
和康艳秋结束视频通话后,苏扬接到了一个令他欣喜的电话。
“苏总,第一台euv光刻机造出来了!”
打电话的人,是电子装备公司的总裁,名叫常烨。
常烨原本是航天科技集团的一名高管,被苏扬以重金挖了墙角,叫他来远扬电子装备公司当了总裁。
在他的运作下,远扬电子装备公司,迅速与科工局以及部分重工企业,建立起合作。
终于,在今天造出了第一台2n制程的euv光刻机。
苏扬忙问道:“测试过了吗?性能如何!”
“实际上,三天前我们就已经造出来了,经过三天的测试,排除了所有故障,性能方面,普通精度达到了2n,最高精度可达28n,生产2n的芯片,完全没有问题!”常烨激动道。
苏扬:“具体的产能如何?”
常烨回道:“比起半导体工厂那边的那台设备,要稍微次了一些,不过每月依旧能生产20000块12寸的圆晶,月产量达到了800万芯片,年产量近一个亿。”
“很好!”苏扬满意道:“干得不错,代我好好感谢一番科工局的专家们,并且对参与此次生产制造的人员,每人都发奖金。”
“是。”
“另外,第一台euv光刻机虽然造出来了,但是否能进入量产序列?每月的产量又是多少?”
常烨答道:“这点您尽管放心,进入量产序列是没有问题的,公司方面已经在着手组建流水生产线了。预计12月份初能搭建成功,产量一个月三台euv光刻机。”
“一个月三台吗?还行。”苏扬道:“那你那边抓紧时间搭建生产线,如果有困难,随时向我反应。”
“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