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竞技网游>明鹿鼎记 > 【0659 金殿传胪】
    “什么事啊?”韦宝的嗓子还没有开。

    “宫里来人宣公子入宫了,来圣旨了。”林文彪道:“我向那传旨的太监打听过了,应该是要上金殿开榜了!”

    韦宝哦了一声,并不是很意外,魏忠贤只手遮天,魏忠贤答应过的事情,还能拖延吗?

    而且,扶自己上去,这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事情,完全没有阻力,魏忠贤随时都能办到。

    “来人,起床了!”韦宝坐了起来。

    一帮朝鲜侍女急忙进入,服侍韦总裁洗漱更衣。

    韦宝到了前厅,见过传旨的太监,接了圣旨。

    圣旨只说是宣召入宫,并没有说其他的。

    因为林文彪已经替韦宝打赏过太监了。

    太监便透风,今天宣召是小传胪。

    明清时期的科举有乡试、会试、殿试三种。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的国家考试,也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和笼络知识分子,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

    明初殿试曾在承天门南金水桥畔设案考试,后来移至太和殿,清代在保和殿。

    这种考试每三年进行一次,时间一般在春季农历三月。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十分严格。

    清朝时,进京应考的举人首先要集中在大清门东侧千步廊朝房,经过礼部会试,考中后为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只有取得贡士资格的人才能进宫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卷的成绩,由阅卷大臣打分,获得前十名的考卷,皇帝还要亲自过目,考中的被赐予进士。

    列第一甲第一名的称为“状元”,第二名者称为“榜眼”,第三名者称为“探花”。

    殿试两天后,皇帝要召见新考中的进士。

    考中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官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

    这就是“金殿传胪”。

    “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

    这一次皇上的召见,便是“小传胪”。

    “给过公公银子了吗?”韦宝问道。

    “已经给过了。”林文彪急忙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