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子里面鼓鼓囊囊的,被塞满了草木灰,布袋子唯一的口被针线缝紧了。

    这是孙氏亲手为杨若晴做的,崭新的月事袋子,这是一个母亲送给刚刚成年的女人的礼物。

    但是女儿却一次都没用过。

    此刻,杨若晴拿出这东西来在眼前细细的看着,看到棉布的细孔处,有很多黑色的东西冒出来,就好像鼻子上的黑头。

    她知道这是里面的草木灰。

    想必娘她和大舅妈她们都在用这个吧?

    这或许还是嘎婆传下来的法子吧?

    或许村子里很多大娘大婶也都是这么用的吧?

    可这玩意儿,杨若晴实在是没法用,吸纳效果不好,行动不方便,而且,很不卫生。

    所以她一直用的都是自己亲手做的,用好几层干净松软吸纳比较好的棉布做成月事带子,然后固定在腰间,就好像穿了一条。

    后来条件更好了,赚的钱更多了的时候,她发现了宣纸很不错。

    干净,卫生,而且质地好的宣纸柔软,吸纳性好。

    所以月事带子改良了,里面加了耳,可以塞宣纸进去,上蹦下跳,三百六十度翻转都没问题。

    她自己用的好,所以私下里把这个法子也传给了小花小朵她们。

    姐们几个都心照不宣的用着。

    杨若晴也想过送给孙氏,可是才刚拿出来,孙氏的脸就红得跟什么似的,匆忙收下还不等杨若晴说使用方法就把杨若晴推出了屋子。

    哎,四婶生病了,八成就是被这些不卫生的东西给感染了。

    女人如果那方面生病了,是很痛苦的。

    等下回有机会还要跟孙氏那大胆的交流一下,不想让娘生病!

    打定主意,杨若晴把东西重新收好,盖上箱子盖子转身做别的事情去了。

    很快,就是大年三十了。

    去年过年的时候,孙氏他们都还在京城,辰儿也在京城。

    杨若晴心疼老爹杨华忠和弟弟小安两个在家里孤单,所以去年吃年夜饭,杨若晴把两家人召集到了一块儿。

    今年则不一样了,除了棠伢子,其他人全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