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节得琴比书
李易虽说得平静,可听者无不动容,在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自古以来,凄惨者莫过于战乱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还罢了,更为要命的是时时刻刻得面对敌寇的追杀,瘟疫的爆发。
历史上有几次著名的因为战乱而由北往南迁徙的大移民,幸存者往往十难余一,途中便是十八重地狱在人世间的真实写照,昔日魏武帝曹操便如此形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李易小小年纪,举目无亲,能在战乱流民生涯中存得性命,这中间要吃过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要见过多少惨绝人寰的生离死别故事?也难怪李易能弹出这等让人潸然泪下的曲子。
“这首曲子名为《依心曲》,乃是小道在流浪途中遇见一位盲眼老者,每日夜深人静时候所奏。那一位盲眼老者后来染上瘟疫,怀抱嵇琴而逝世,小道因其中故事过于凄惨,故不愿在人前提及。”
李易向着孟沛拱手行了一礼,道:
“今日得遇江前辈以及嵇康大贤的天下琴,小道将此曲弹了出来,总算是不让《依心曲》湮灭于世。”
此次李易乃是相助孟沛对阵岳麓书院,为不引起孟沛的误会,所以李易将开始自己不弹奏《依心曲》的原因说与孟沛知晓,以孟沛之大度,想来也不会计较。
世事便是这般的真真假假,李易刚开始是因为朱微颜琴技太过了得,想要藏绌,这会儿李易若真说藏绌,怕也没人相信了。
“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下于邹城家中苦读十几年诗书,只道学有所成,今日得见李兄,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以往不过是坐井观天罢了。”
孟沛让开身子,不敢接受李易之礼,反而拱手向李易行礼,满怀歉意道:
“因孟沛之事,勾起李兄之惨痛回忆,实在是孟沛的罪过!”
“自古名曲因人成,因事成,高山流水若没有钟子期俞伯牙互为知音,安能流传万世?广陵散若非嵇康大贤于临死前面对三千为自己请命的太学士而彻悟,怕也不会那般的洒脱千古。”
那江晚余在听得李易一曲以后,原本一直有些浑浑噩噩,这会儿听得李易之身世,终似清醒过来,叹道:
“依心依心,依心而生,依心而发,这天下琴独弦之妙,便是为了这曲《依心曲》而成。老头我以前演奏独弦,面对天下琴上灵力之时,只想到去征服,去牵引,强扭的瓜儿终究不甜,如何能达到人琴合一?”
“唉!我以往弹过之曲,虽皆名动世间,然每一曲都是应其它乐器而生,并无一首专门为了嵇琴而作,也难怪以天下琴从不肯臣服于我!时也,命也!”
旁观众人听得江晚余此说,皆恍然大悟,原来要让天下琴认而为主,非是要修为高深,琴艺非凡,而是要以心为托,专门演奏出一出适合天下琴的曲子。
如此说来,江晚余实在太过悲催,李易的运道亦实在不坏了!
江晚余此刻终于想得透彻,回过头来,恋恋不舍的望了李易手中的天下琴一眼,就彷佛告别一位几十年的至交老朋友,对李易道:
“琴名天下,万望小哥儿不要辜负其名!”
江晚余说罢,只一拂手,转身便向着莽莽衡山中走去,阳光洒在江晚余的背影上,虽是清晨的和煦温暖,却也说不尽的寂寥孤独,有歌声传来一路上的沧桑,唱曰:
“少年听曲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曲离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曲客栈里,鬓已星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