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国师的道号,唯二字,玄胤!
师子玄听到这个道号,薇薇吃了一惊。◎◎
因为这个道号,太熟悉了。是四师兄徐长青的道号。
当日自从徐长青带着师子玄去道宫入簶,没有道别,就离开了,一走三十年,祖师开坛**之时,他也没有回来过。
师子玄当时也知道,四师兄是离山去了,去向行踪不明,这也很正常。因为“玄”字辈长在清微洞天之中修行的,就只有六师兄李秀一人。
这代国师,会是徐长青吗?
这个念头只是在他心中一闪而过,随即便否定了。听司马道子所说,那国师的性子,行事风格,实在是与徐长青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
而且天下修行人无数,排辈定字,撞车的也不少。
就如天下道观之中,叫清风,明月的道童,多不胜数。
司马道子带着师子玄进了正殿。也没有禀告,直接进了去。
道一司的大殿之中,不供道像,也不供佛像,法坛之上,空无一物,只有一个香碗,其意为供奉天地法界。
但师子玄进寺的时候,第一个被吸引的不是法坛,而是法坛前散盘在蒲团上的僧人。
这僧人身材短小,眼小鼻塌,五官不正。用面相来说,不要说是饱满,任谁看来,都是一副丑相。
但这僧人,外相不是成年人的相貌,更不是老年之相。而是稚童之相。
师子玄一直以为,德名满天下的寒山大师,会是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没想到竟然是个小和尚。
不能说是小和尚,而是鼎炉不老,外相由心化传。
面前的和尚虽然看起来像是孩童一般。但师子玄自然不会以貌取人。
“晚辈师子玄,见过寒山大师。”
师子玄上前拜见,做的是向长辈请见的礼仪。
寒山大师笑呵呵,开口却是童相老声,说道:“起来,起来,不必多礼。”
看了一眼司马道子,说道:“我有事想跟师小友私下一说。”
司马道子会意道:“好。大师若是有事,请唤我就是。”
说完。司马道子对师子玄眨了眨眼睛,其意不明,师子玄也没看出来是什么意思。
司马道子离开后,寒山大师起了身,对师子玄大拜见礼。让师子玄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起,说道:“大师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