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中国要想执行持久抗战的战略,唯一的办法就是争取战略主动,改变战略发展轴线。
委员长知道,只有在首战就拿出上海、南京这片中国的军政经济中心与长江三角洲精华区,才能诱使日军陷入由中国所主导的战略运作。
这个战略远见,使得委员长不得不痛苦决定,纵使付出最高的战略成本也在所不惜,立刻转换首战的决战地点,由华北转换成华东,以上海、南京的重大地缘经济政治利益,来吸引日军跟着中国转换战略决战地点。
之后,设法以长江做为中国战略纵深轴线,节节抵抗,步步后撤,逐渐拉高中国的地利优势,同时也将抗战的战略资源,同步移转到长江上游的大西南地区。
从政略而言,委员长也很清楚的知道,中国自从清朝末年以来,已经出现四分五裂的发展趋势,外国帝国主义又介入挑拨,中国内战多年,不但国家元气大伤,而且各个派系与割据诸侯彼此之间结下“深仇大恨”,所谓团结抗日,曾经也被怀疑为消灭异己的斗争工具之一。
所以要想取信于各路诸侯,要想取信于全体人民,这次的抗战是全民一致的民族战争,身为中央军的领导人,就必需拿出证明,先将自己的部队与自己的地盘,不计牺牲与代价的投入这场全民抗日战争之中。才能表明,中央以行动证明抗日到底的决心。各路诸侯才会义无反顾的齐心投入抗战。
既然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引爆中日大战,那么就需要一个因势利导的环境与名正言顺的借口,这时候,日本海军送上了这个机会。
哪怕上海决战输了,中国,也掌握到了未来的战争主导权!
这个战略决策,委员长和政府最高层知道,可是中国民众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国军终于在上海和小日本开战了!
自己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支持自己的军队。
大量的市民开始组织起来,给前线运送食物饮水,组成劳军团进行慰问。
刚刚在德培路解决了日侨武装的丁远森,这一路上至少遇到了三支奔赴前线的劳军团。
“这是做什么啊!”
劳军团的人看到拿着武器的特工们,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劳军用品纷纷朝着他们手里塞着。
“这是做什么啊!”丁远森再度重复了一句:“前线打得那么凶,这些老百姓上去做什么啊!”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前线有多危险!
“丁远森,丁远森!”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许莹!
许莹跑了过来,似乎把之前的不快全部忘了,她看了一眼丁远森手里的武器,又看了一眼丁远森身上的血迹,冲着后面叫道:“同学们,这就是我和你们说过的那个人!”
一群学生冲了过来,纷纷围住了丁远森和他手下的特工。
许莹兴奋地说道:“丁远森,你真的上前线和日本人玩命了啊!我是去前线采访的,路上正好遇到了这些学生。”
“你们去前线做什么?”丁远森不解风情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