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若是文武不和、必然难成大事,如此一来,大魏自然会放松对襄阳的警惕。
祝政道:“建威将军,此前受益州卜醒大将军救命之恩,为报此恩,才助他安定益州北部。现建威将军已转投楚国,诸位也深知将军无双智勇,襄阳解困要紧,前尘旧恨,诸位,都暂且放放吧。”
这是正式发话,点明建威将军身份和来意。
司空大人既然这么说了,众人哪还有异议,只喏喏称是,不敢多言。
祝政侧脸看向常歌,神色忽而变得温和:“将军,此番深夜前来,不为他事,只为解除襄阳围困。虽然大魏暂时退兵,但城外魏军大营未起拔,不知将军……可有办法。”
门内一阵寂静,常歌似在思索。
他站在黑暗中问道:“城内还有多少兵士。”
孙太守趴在担架上,比了个一:“尚有一万。”
祝政神色淡淡,似有无奈。
常歌快人快语,直接点破:“勿要虚言。”
孙太守赶忙改口:“五、五千。真有五千。这回是真的。”
襄阳城,七万守军,现只剩五千。
门内轻叹一口气。
常歌问道:“你可知魏军大营,兵力多少?”
孙太守迟疑道:“五……五万?”
幼清按捺不住,接了一句:“连我都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孙太守怎么这般糊涂,对战数月之久,连对方兵力几何都要靠猜。”
孙太守又冤又屈:“素日均是夏天罗将军主理军事,那魏军知晓此事,暗刺了夏将军,又趁将军昏迷,立即摆阵大肆围困,我本就不懂军事,放出去的密探无一人返回,对方兵力如何、布阵如何,我是真不知道啊!”
“那我便告知孙太守,只说一次,你可记清楚了。”
此时常歌放从暗影中转出,虽有面具遮挡,但他的瞳色透彻剔透,北境异域之感扑面而来。
“魏军中军驻扎于襄阳城西三十里处,分摩骑、仙家两大营地,兵种多为步兵且以盾兵居多,应擅长阵战,意味着对方有强攻打算。目前兵力两营合计十万有余,数日之后,许会再度增援。”
孙太守一时凝噎。
魏军竟有十万之众!
这还只是暂时的数字,数日之后还有增援!
现下襄阳城内算上老弱病残,也凑不出五千人,五千对十万……敌我军力也太过于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