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蛟此前在朝堂中安插了一个眼线,官职虽算不上太高,但好歹上朝能占有一席地。
因为这个眼线,他算是知道了在他之前离京的那段时间,谁对他表现出忠心,谁又表现出勃勃的野心。
有忠心且有能力的自然是他此次离开交代政务的重要对象。
比如王默君和秦淮这两位。
在决定去洛州的那天,他便私下召集了他们俩。
陈蛟告诉了他们自己去洛州的想法,倒是把这两人惊得差点儿栽了个跟头。
秦淮面上露出奇怪的神色:“陛下……这是不想坐稳皇位了?”他口无遮拦的说出口。
确实,陈蛟才刚刚重新夺回位子,任谁在这时先跑了,都会被认为是脑子有毛病。
可王默君听了这话当即顶了他一手肘,使了眼色示意他噤声。
可是陈蛟却并没有生气,反倒哈哈大笑起来:“不过是知道了南朝进犯,朕去洛州一趟,大抵一个月多一点也就回来了,且太后丞相余党,皆被朕从京城拔除了大部分,想来去一趟远门不会有什么大碍。”
“其实陛下要干什么,做臣子的不好说什么,只是陛下接连几次都不在京城,难免会有不好的影响。”王默君整理了一下说辞,才敢开口。
“有你们在,朕何愁坐不稳这位子。”陈蛟早已经摸清了这两人的全部底细,两人倒是清官,做事也颇正直,办事情也认真做得好。
总之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诟病的地方。
是很好的人选。
“总之,朕去洛州的事情已经决定了,只是京城的事,还得靠你们,若是有什么大事不好决断的,传信来就是。”
“朕已经拟好圣旨,等明日上朝之际,由赵义宣读,朕这次离开京城的事情不想被太多人知道。”
圣旨中说陛下近来因为刚平了叛乱事务繁多,心力交瘁,生了病,要去京郊别苑修养一阵子,朝中政务暂由王默君和秦淮两人代替处理,至于洛州边境派了端王和一个以前从未听过的将军去。
而这个将军其实自然是陈蛟本人。
两人见是说不通陛下了,便也自觉住了嘴。
劝说君主一两次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多了便是讨人厌。
那位被圣人赞为优秀官员的赵宣子不就是如此吗?因为他多次的劝谏,致使招致杀身之祸……
想及此:二人立马又恭谨的跪下道:“臣等幸蒙皇恩,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
由于上次京卫已经留在洛州还未回京,所以这次陈蛟不过带了一百来人,防止路途中遇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