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之中,一群正值壮年的汉子骑在马上,牛皮的酒囊在彼此手中传递,他们饮一口酒,放声高歌,粗犷高亢的旋律传得很远。
大漠的风沙被甩在马蹄之后,男人们笑着,显出十分的落拓不羁。
烈酒入喉,便有一片火从喉头烧到心口,桓陵混在其中,一身游侠儿装束,与身旁同伴毫无不同。
任谁也看不出,这个满面风霜,不修边幅的青年,竟然是当年洛阳城中交游广阔,最是风流洒脱的桓家桓家十三郎。
一行人最终停在了大漠边的一家酒肆中,汉子们翻身下马,浩浩荡荡地往其中去。
酒肆中早已有了不少客人,他们的到来也只让人瞧了两眼,便移开了视线。
“小二,上酒!”这一群汉子的头领隔空扔去一贯钱,豪迈道。
“得嘞,这就来!”瘦猴儿一样的少年接了钱,利索地应下。
脏污得看不出原色的帕子在油腻腻的桌上擦了两把,少年挂着讨喜的笑,迎着汉子们坐下。
这些混惯了江湖的汉子当然不会介意干净与否,唯一叫人惊异的是,桓陵也很自然地坐在其中,面无异色。
酒肆中甚是嘈杂,来这处的人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倒是什么消息都能听上一耳。
不过这些人说得最多的,还是南地受灾,钦差贪污,逼得灾民起义,却被朝廷派兵强行镇压一事。
头领听得火起,狠狠一拍桌子:“这些狗官,何曾理会过我们寻常百姓的死活!”
桓陵默不作声地听着。
又听一旁有人道,当今那位陛下是个傻子,据说先帝属意的继承人并不是这个儿子,而是素有贤名的某位诸侯世子,当今的帝位,得位不正。
如今天灾频发,恐怕就是上天发怒警示,要拨乱反正。
至于如何拨乱反正,当然就是将那个傻子赶下帝位,换一位贤明的李氏族人做皇帝。
先帝的侄子众多,其中不少都在民间素有贤名。
桓陵脸上仍是笑着,心中却在想,不知是其中哪位传出的消息。
李崇德痴愚,徐后主政,终究是不能叫这些人服气啊。
话题到了这里渐渐危险起来,大部分人都明智地闭上嘴,冷场瞬间,酒肆中又开始说起了别的话题。
“今年年景不好,南地的难民北逃,沿途竟没有哪个州郡肯开城门接济。”那人叹道,“唯有那并州刺史王七郎,竟有能力安置下上万难民,并州也未因此生乱,不愧是琅琊王氏的郎君!”
“据说并州出了一位虞夫人,家财万贯,正因为有她出粮,那么多灾民才不至于饿死。好在老天爷还肯怜惜我等,这天上终于落了雨,熬到明年春天,一切就能好起来。”
头领听了这话,感叹道:“这样看来,那王家七郎实在是治世能臣,并州那般荒僻之地,他也能经营好,还救下那么多灾民,若有机会,真想见见这位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