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书站在裴清知身边,口中小声道:“话本子,话本子……”
惹得裴清知无奈地看她一眼,王瑶书捏着他的袖子:“我可把自己最喜欢的话本子都放了上去!”
桓露插话道:“若是选医书,日后跟着我学医也不错。”
“选琴也不错呢,”方宁搂着自己的女儿,温柔笑着,“蓁蓁和七郎君那么好的琴艺,阿启想来也不会差的。”
“若是喜欢棋,我倒可以为他启蒙。”王夫人对王父笑言,王洵的棋艺,便是她一手教的。
王瑾书盯着小侄儿:“阿启,你要是选了桂花糕,以后小姑姑带你吃遍天下好吃的!”
王夫人忍不住嗔道:“都要议亲的人了,还整日只想着吃喝。”
桓陵见众人说得热闹,随手解下腰间兵符放在桌上:“阿启,来,抓十三叔这块兵符,以后做大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被众人寄予厚望的王启咬着手指,眼神有些茫然,他还不大能听懂明白这些大人的话。
各色的物件堆在眼前,王启坐起身,偏着头,似乎不知道怎么办。
他转过头,嘴里发出自己才能懂的音节,想向这些熟悉的长辈求助,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众人眼见着王启爬到桌边,不由有些紧张,这是要做什么,若不小心摔了可怎么是好。
王启的小手小脚却爬得很稳,他抓起垂在桌边的锦帛一角,又哼哧哼哧地爬去另一边,如法炮制。
这般动作叫大家看得不解,难不成是看上了垫在桌上的这块锦帛?
众人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王启抓住了锦帛四角,向前一扯,一桌子的物件便都被包了起来。他张开嘴露出一个笑,又艰难地拖着一包东西向父母爬去。
这?!
所有人都被惊住,现场一时鸦雀无声。
“啊……”王启把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拖来的东西向裴蓁蓁献宝似地推了推,他还不能顺畅地说话,手中动作却叫人轻易明白他的意思。
桓陵再也忍不住,捂着肚子大笑:“七郎,你这个儿子,有前途!”
旁人好像都反应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起了王启。
裴蓁蓁和王洵对视一眼,颇有几分哭笑不得。
三岁
王洵和裴蓁蓁在并州没住两年,一家人就因为王洵升官,搬去了盛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