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择城思虑周全,昨夜的微信确实没有打搅段白的睡眠。

    难得早起,段白发现了他的回信,扑哧的笑出来,连早起的头晕都缓解了不少。

    “砰砰砰”

    正准备出门上班的段白听见前院门被人敲的“砰砰”作响,没有开门,只是高声喊了一句,“谁啊?”

    “我……你叔!”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来人低声应着,像是不敢惊扰谁一样。

    段白见是熟人,走过去将门打开。

    “李叔……”他话还没说完,一个漆刷的葫芦就被人抱着挤了进来。

    “快快快,今天我可淘到宝贝了。”

    “这酒?”

    段白一眼就认出这是个大漆和葫芦做胎的酒葫芦,葫芦口还嵌着水牛角做的镶口。

    行走间,葫芦没声儿。但看着李叔吃力的样子,这显然是装满了酒。

    “哎哎,我把酒放你这儿,你可别给你婶儿说。”李叔血压高,医生不让多喝酒,李婶就干脆不让喝。李叔实在馋的不行就把就放在段白这,隔三岔五的喝两口。

    段白知道劝不下他,就帮他收着,看着他少喝些。有人盯着总比他自己偷喝好的多。

    “嗯,不说。”段白顺手接过酒葫芦,入手后感觉这葫芦做工精致,与其说是酒具不如说是个工艺品。

    “李叔,你这葫芦哪儿买的?”段白颠了颠,目测这葫芦至少上漆上了五遍,是老手艺了。

    这种葫芦要霜降那天摘,早一天葫芦内芯是粘连的,掏不干净,晚一天葫芦皮就老了,品相不好。只有在霜降这天,葫芦木化的刚刚好。

    现在要找会这种手艺的人挺困难,就算不怎么喝酒,段白也想买个玩儿。

    不过李叔没细讲,而是掏出一个纸包小心翼翼的打开。“我跟你讲,我今天可捡漏儿了。”

    段白没在意,李叔今天肯定又去古玩城买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古玩城开门时间跟早市儿一样,就简直离谱。

    想去古玩城捡漏的多,真正赚的可不多。大部分说是商周的东西,都是上周的。

    时间还早,段白就没怎么关注李叔而是研究起葫芦来。“反正最多是民国的玩意儿。”只是希望李叔不要花太多冤枉钱,不然李婶可真的要生气的。

    在李叔的再三催促下,段白还是帮他看了看。这项工作段白做的驾轻就熟,段爷爷还在的时候就好(读四声)帮左邻右舍相看古董,现在他接手了这项“工作”,胡同里的大爷也愿意来找他。

    这是一个十六面体,通体漆黑,略有表漆龟裂和脱落。应该是木胎,段白用手捧着,暗自琢磨。六面体上雕有红漆的字,只是有几面字形奇怪,有几面是繁体字但根本读不懂。

    段白心思一沉,但面色不变的,“叔,您这是哪儿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