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惦记的段白倒是转眼就背着包出差去了。
坐在高铁上,段白摁着眉心松了口气,刚刚真是惊险时速。
他这次是要去冰城,提前预约了去当地档案馆找资料。因为他去过很多回,就理所应到的认为开往东北火车现在还在北京北站上车,于是便和订票的行政姑娘约定在那见面。
同事以为他还有别的事,于是也没提醒不是北站,临走时还说,“小白老师,时间差不多了。您往车站走吧……”
段白嗯了一声也没在意,见还剩40分钟就又等了一会才进站。
然后……进站时才发现是北京站始发。
感谢北京发达的交通系统,地铁四通八达,再加上他今天可能还算幸运,没有等车,才总算赶上了检票。
默默的反思了一下,段白长叹一口气。
他从背包了翻出一本散文。他不喜欢在高铁上处理工作,但并不排斥看些闲书。
将头抵在车窗上,单手拿书,段白看似在看书但其实心思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窗外景色纷飞,车厢里人影散乱。吃饭的、玩手机的、打电话的、聊天的……孩子在哭闹,年轻的女性看向窗外正在默默流泪,中年男子在高谈阔论,附和者众,更多的人麻木的刷新着手机里的内容,眼神空洞,思绪漂浮,沉浸在娱乐化的社会里无法自拔。
这些都与段白无关。
面目柔和的青年将胳膊搭在车窗沿上撑着脸,一手将书架在跷起的二郎腿上。嘴角带着微笑,神色淡淡的看着手里的散文集,无形中就与周围的环境有了隔膜。
虽然他自己意识不到,但放在外人眼里这样的隔膜就非常显而易见了。
如果有人留意,就会发现段白此时的状态就像是与车厢众人不在一个世界了一般。
不过毕竟车程要将近8个小时,段白在放下书收拢思绪的时候又变得与常人无异。
车厢里依旧嘈杂。
直到下午,段白才踏上冰城的土地。
没多做停留,段白就投身到了陈年档案书册中。因为大部分书都被封存进仓库,由木箱打包。
上周工作人员跟他说如果要用什么书的话,他可以亲自来找,档案馆不提供影音材料。
到了才知道,工作人员为什么不帮他拍照,让他亲自来。
俄文和日文的历史文献混在一起,各个时期不同地区的材料随意打包。封存的木箱上还没有标注信息……
段白愣了两秒,被扬尘呛的咳嗽了几声就挽起袖子,也不在乎身上昂贵的西装和牛皮鞋布满仓库里的灰尘。
年轻的管理员有些尴尬的也想上手帮忙,将档案材料整理成这样是档案馆的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