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听说援军已经从襄阳出发,士兵们对此还很激动,只要能撑到援军能进入宛城,那么此战必是不败之局。可现在刘磐的死改变了这所有的一切,失去了主帅的士兵即使谈不上是一盘散沙,但也绝不会好到哪里去,宛城恐怕是没有任何守住的可能性了,在援军赶至之前一定会率先被攻破。
要知道襄阳距宛城可并不近,较之于许昌与宛城之间的距离还远上一些呢。援军不过才出发而已,加之领军的张允又不是什么将才,恐怕行军速度未必快到哪里去。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宛城都只有被曹军攻克的下场。
“如果你们决定负隅顽抗,那么你们,以及你们的家庭,其下场必然凄惨无比!但是你们如若跟随我,去打开宛城的城门,那么你们对于曹军而言便立有大功,不但能得到封赏,家人也能得以保全,何乐而不为之呢!”见众人情绪产生松动,魏延进一步劝说道。
有取胜之可能性的话,即使只有一成,身负荣耀感的士兵们也会愿意为之全力以赴,哪怕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可是如果面对的是一场必败之战呢?谁能保证这些士兵们在面对一场必败之战中还都能保持所谓的勇气慨然赴死?更何况,对于这些士兵而言,战争未必是为了什么大义、忠诚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时候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如果负隅顽抗所换来的只是家人凄惨的命运,那么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不过无法否定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不惜死之人,都会有为了自己所敬仰的信念和忠诚奉上一切之人。
于是,营盘内的士兵逐渐分成了两拨——决定跟随魏延设法出城的士兵们,以及誓死都要守护宛城的士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