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秦跪拜在洛邑的金殿中,周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秦,伐戎有功,许,封邦建国。”
封邦建国啊……
也许,在他人看来,对于身为“西北蛮族”的秦而言,这是至高的荣耀。
可是,秦知道,这与其说是封赏,不如说是敷衍。
周需要一把锋利的宝剑,为他驻守屡遭戎族侵犯的西北边陲,而恰逢此刻,秦出现了。
秦生于西北,长于西北,他没有为周尽忠的觉悟,亦没有为中原牺牲的大义,他只是不想再看到淳朴的秦人遭受西戎的虐杀,只是希望苍茫的西北大地上可以无忧地响起“同袍”。
于是,他血液里天生的野性,使他在战场上成为戎的噩梦。戎节节败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如同狮子一般捍卫自己的领地,即便,那只是一头幼狮。
周看到了这一切,他想,他可以给与秦一些微不足道的恩赐,从此西北将再也不会是他的心头所患。可是,周没有料到的是,几百年后,依旧是在洛邑的金殿中,年迈的周只能颤栗地看着秦步步紧逼、问鼎中原。
周将岐山以西之地划为秦的封地,命他即刻启程,前去戍边。
殿上,东方的齐高傲得不屑施舍一个眼神,北地的燕依旧漫不经心地笑着,中原的楚毫不掩饰地显露出对秦的轻蔑,临近秦地的晋则若有若无地打量着秦。
秦并不在乎诸侯们的目光。
如果有的选择,他宁愿不要这所谓的封赏。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的命令如同他的惩罚一样,无法拒绝,至少现在的秦没有能力拒绝。
三扣首,拜别天子周,秦退出大殿。
***
无数个陌生人擦肩而过,秦漫无目的地在繁华的洛邑中前行。
当走到长街的尽头,秦停下脚步,此时,他的身边也停了一位面容儒雅的青年——那人自秦从金殿出来后便一直跟在他身后。
秦认识他,那是赵,晋得力的下属之一。
秦太小了,他只能努力抬头看向赵,板着稚嫩的小脸,用眼神表达出他的疑惑。
赵轻笑一声:“秦、赵本同源。”
秦“哦”了一声后,便转身往回走,赵也随着他转身。
赵似乎毫不在意秦堪称无礼的行为,而是如同兄长一般给予秦最诚恳的告诫——
“秦,你要快些长大啊。”
“秦,幼崽的生长总是充斥着未知的风险,你需要一个盟友。”
“秦,和晋结盟吧。”